当前版: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农事指导
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指导意见
  近期,正值越冬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高发期。该病毒传播快,危害重,植株早期感染极易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广大种植户要高度重视,提早预防,及时处理。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特效药剂,生产中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尽早发现,一抓到底。
  症状和传播途径
  症状 病株生长迟滞矮化,顶部叶片褪绿发黄、变小、皱缩,叶片边缘上卷,叶片增厚,叶质变硬变脆。成株染病后仅上部新叶表现症状;中下部老叶坐果不明显,生长点呈菊花状;后期表现坐果少,果小,果实膨大速度慢,成熟果不能正常转色等。
  传播途径 烟粉虱取食是最为重要的传播途径。在自然条件下,烟粉虱在有毒的植株上取食10分钟后就可传毒,一旦获得毒性,就可连续传毒20天。此外,整枝打杈、施肥等大田作业中,人员走动、农具使用,病毒可通过接触再次传染。
  物理防治
  黄板诱杀 利用烟粉虱和白粉虱的趋黄性,在大棚内悬挂黄色诱虫板诱杀,一般每亩悬挂30个~40个,悬挂于植株顶部上10厘米~15厘米处。
  防虫网隔离 大棚通风口处设置40目~60目防虫网隔离烟粉虱、白粉虱等。
  生物防治
  释放寄生性天敌丽蚜小蜂、捕食性瓢虫、中华草蛉等,以有效降低烟粉虱虫口密度。一般情况下释放量为丽蚜小蜂20头/平方米、捕食性瓢虫5头/平方米、中华草蛉20头/平方米,烟粉虱密度较大时可适当增加释放量。释放期间,停止施用杀虫剂。
  药剂防治
  烟粉虱发生早期,用10%烯啶虫胺水剂15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00倍液交替喷雾,间隔5天~7天1次,连喷2~3次;烟粉虱数量较多时,每亩可用20%异丙威烟剂300克~400克熏雾,间隔7天~10天1次,连熏2次~3次。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发病初期,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0.5%几丁聚糖水剂500倍液交替喷雾,间隔7天~10天喷施1次,连喷2次~3次。
  值得注意的是,当植株病叶达到三分之一到一半,且通过药剂治疗和烟粉虱控制后,植株仍难以恢复正常时,需及时统一拔除发病植株,减少病毒进一步传播。
  农业措施
  加强田园清洁 彻底清除棚内杂草和残枝败叶,保持棚室及周围干净整洁。消除烟粉虱的栖息之地和繁殖场所,控制病毒的发生范围。
  加强温度管理 近期温度白天控制在25摄氏度~30摄氏度、夜间15 摄氏度~18 摄氏度。白天温度超过28摄氏度时及时通风降温,避免棚内高温。
  加强水肥管理 近日越冬番茄正值第一、二穗花开花盛期,不宜追肥,可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锌、硼、钙等高溶性叶面复合肥,补充微量元素,促进番茄生长,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肥水管理“少量多次”,保持田间湿润,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加强作务无菌化 整枝打杈时,要先正常株后感病株,避免人为传播病毒。田间作业前用肥皂洗手、用0.1%高锰酸钾对农具进行消毒,也可减少人为传播。
  (据西安市农技中心)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