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驻在“心”里 帮在“根”上
  徐荣磊 本报记者 靳天龙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从镇安县大坪镇龙湾村到米粮镇光明村,从帮扶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2年多的坚守,改变的是工作地点,不变的是郭太平“不忘初心践使命”的担当。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郭太平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增强村民内生发展动力,扎实推进乡村发展。2022年,郭太平荣获镇安县“红星党员”称号。
  光明村下辖7 个村民小组,有569 户2092人。为全面掌握村情、户情,落实精准帮扶,郭太平和村党支部书记、队员们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经过2个月的时间,他走遍了村里的各个角落,把村里经济情况,低保户、五保户、脱贫户的基本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
  七组村民张吉彦,其父母年迈,妻子患有精神疾病,他本人也体弱多病,生活困难。了解情况后,郭太平多次登门拜访,耐心开导,并积极为他办理低保,为两个上学的孩子申请“雨露计划”补助,让他逐渐燃起对生活的希望。驻村以来,在一件件惠民实事中,郭太平与村民建立了信任,成为村民信赖的主心骨。
  2021年8月2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村庄的宁静。郭太平迅速行动,召集“四支队伍”挨家挨户排查是否有漏雨、墙体开裂、门窗进水等情况,连夜转移安置123人(次),分散转移安置79人(次),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暴雨过后,郭太平又马不停蹄投入巡查河道、分发物资、搬运沙袋、清淤疏浚等工作。他先后组织慰问受灾群众15户,发放米面等生活物资45份。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工作队对我们家庭的帮助。”听到群众由衷的话语,郭太平的干劲更足了。他紧跟政策步伐,带领工作队加快灾后重建,补修破损路面3.2公里,新修通组路2.5公里,改造厕所25个……
  光明村烤烟种植面积500余亩,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植。但由于品种老化、培管粗放等因素,导致种植效益不高。郭太平了解这一情况后,先后3次邀请专家到村进行技术交流培训,引进新品种,收到良好效果。
  为带领群众致富,郭太平聚焦“联农带农”主线,鼓励致富带头人毛浓俊等带头创业,发展中药材200余亩、板栗150余亩、核桃500余亩、食用菌15万棒,建设养殖场2个,带动就业130多人,户均增收6000元。
  “驻村,就要驻在‘心’里;帮扶,就要帮在‘根’上。”郭太平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