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3日
包饺子
辛恒卫
每年冬至,家里总要包饺子。我包的饺子饱满、紧实,像一个个可爱的元宝,孩子们见了,每次都要夸赞几声。我自豪地告诉他们:“这手艺可是老班长教的。”
记得小时候,每年冬至包饺子时,母亲怕我包不好,浪费食材,从来不让我动手。饺子数量少,我每一个都细嚼慢咽,觉得饺子就是世上最美味的食物。
1979年12月,我参军到部队,被分配到新兵训练营。到部队的第三天正好是冬至,那天,室外气温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我想,刚来部队训练紧张,天气又这么冷可能没有饺子吃了。
没承想,到了下午,老班长从炊事班领来一盆面和一盆洋芋丝儿大葱馅。他大声宣布:“今天是冬至,部队给我们改善伙食,吃饺子!自己包的饺子最香。来,大家洗手,一起包。”
新兵班的战友听闻要自己包饺子,特别激动,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以班为单位包饺子是部队的传统,老班长有经验,擀面杖、菜刀早就准备好了,新兵没啥经验,就地取材包饺子。没有菜刀就用手揪面剂子,没有擀面杖就用茶杯压。
包饺子看着简单,但还是得有技术,我们新兵包的饺子大小不一,扭扭歪歪,有的站着、有的躺着。老班长挨个教我们包饺子的技巧:“馅料不要放多,容易挤出来”、“饺子皮对折,将边缘轻轻捏紧”……还时不时夸赞我们:“包得很好!大大小小的,很像一家人啊!”
水开了,班长熟练地将饺子下进锅里,轻轻翻动。十几分钟后,饺子出锅了,烂了一多半,成了一锅“洋芋丝儿大葱面片汤”。班长乐呵呵地给大家分饺子,手里不动声色地将破皮饺子捞进自己的碗里……
我从入伍到退伍,在部队过了五个冬至。在部队,包饺子成了惯例,我包饺子的水平也越来越高。退伍后,回到地方工作,我每年冬至都要和家人一起包饺子。每到这个时刻,我就想起了在部队包饺子的情景,想起了那锅“洋芋丝儿大葱面片汤”。
每年冬至,家里总要包饺子。我包的饺子饱满、紧实,像一个个可爱的元宝,孩子们见了,每次都要夸赞几声。我自豪地告诉他们:“这手艺可是老班长教的。”
记得小时候,每年冬至包饺子时,母亲怕我包不好,浪费食材,从来不让我动手。饺子数量少,我每一个都细嚼慢咽,觉得饺子就是世上最美味的食物。
1979年12月,我参军到部队,被分配到新兵训练营。到部队的第三天正好是冬至,那天,室外气温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我想,刚来部队训练紧张,天气又这么冷可能没有饺子吃了。
没承想,到了下午,老班长从炊事班领来一盆面和一盆洋芋丝儿大葱馅。他大声宣布:“今天是冬至,部队给我们改善伙食,吃饺子!自己包的饺子最香。来,大家洗手,一起包。”
新兵班的战友听闻要自己包饺子,特别激动,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以班为单位包饺子是部队的传统,老班长有经验,擀面杖、菜刀早就准备好了,新兵没啥经验,就地取材包饺子。没有菜刀就用手揪面剂子,没有擀面杖就用茶杯压。
包饺子看着简单,但还是得有技术,我们新兵包的饺子大小不一,扭扭歪歪,有的站着、有的躺着。老班长挨个教我们包饺子的技巧:“馅料不要放多,容易挤出来”、“饺子皮对折,将边缘轻轻捏紧”……还时不时夸赞我们:“包得很好!大大小小的,很像一家人啊!”
水开了,班长熟练地将饺子下进锅里,轻轻翻动。十几分钟后,饺子出锅了,烂了一多半,成了一锅“洋芋丝儿大葱面片汤”。班长乐呵呵地给大家分饺子,手里不动声色地将破皮饺子捞进自己的碗里……
我从入伍到退伍,在部队过了五个冬至。在部队,包饺子成了惯例,我包饺子的水平也越来越高。退伍后,回到地方工作,我每年冬至都要和家人一起包饺子。每到这个时刻,我就想起了在部队包饺子的情景,想起了那锅“洋芋丝儿大葱面片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