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豆类蔬菜锈病的防治方法

  锈病多发生在豆类蔬菜生长中后期的中下部叶片,发生严重时不但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还会造成叶片水分的大量蒸发,引起叶片早枯脱落,既造成豆类减产,又降低品质。
  危害症状
  锈病可危害叶片、豆荚和茎秆,叶片染病先出现分散的褪绿小点,后稍隆起呈黄褐色疱斑;疱斑表皮破裂散出锈褐色粉末状物,叶柄和茎秆染病,初为褐色长条状突起疱斑,后转变为黑褐色;豆荚染病与叶片相似,但疱斑稍大,病荚所结籽粒不饱满。
  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在病残体越冬,在多雨、连阴天、天气潮湿的环境下有利于锈病的发生和流行,高湿是诱发菜豆锈 病的主要因素。
  防治措施
  清除病残体 将植株开败的残花、落叶等病残体及时清除到棚外,减少菌源。
  加强肥水管理 植株健壮才能抗病性强。因此,当豆类进入结荚期要特别注意补充养分,可冲施平衡型全水溶性肥料,避免钾肥过量造成鼓粒;结荚盛期,还应配合甲壳素、海藻酸等促根型肥料,养护根系。同时,注意叶面肥的补充,可间隔7天~10天,喷施甲壳素或全营养性叶面肥,提高光合速率,增加有机营养供应。
  合理整枝 豆类蔬菜侧枝萌发能力很强,一定要注意植株中上部枝叶的梳理,维持田间结构良好,为新叶、新枝生长留下空间。同时,将下部老化、黄化叶片,顶部过密的叶片和采完豆荚、长势弱的侧枝疏除,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植株间的通透性。
  药剂防治 发病前可选用百菌清、三唑酮进行预防,发病后可选用醚菌酯、乙醚酚、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或选用20%嘧菌酯+12.5%苯醚甲环唑或68%精甲霜·锰锌+25%咪鲜胺,用药注意喷匀,7天~10天1次,连喷2次~3次。
  (张爱凤)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