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0日
桔梗飘香幸福来
本报记者 靳天龙
金秋十月,桔梗丰收正当时,收购商把成吨的桔梗运送到洛南县古城镇兴龙广场,每天都有80名左右的村民闻讯前来广场刮桔梗。大家手脚麻利,用铁勺熟练地刮掉桔梗表皮,不一会儿一袋袋桔梗便堆成了小山。
“我家就在附近的村子,这些年一直在这里从事加工工作,工作地点就在楼下,非常方便。我一天能刮一百多斤桔梗,挣六七十块钱。”来自移民新区的居民张大妈高兴地说。广场的这一幕是古城镇中药材发展的缩影,也是劳动人民勤劳致富的映照,前来刮桔梗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在他们的身上表现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展现着劳动人民最可爱的模样。
“桔梗去皮连袋称重每斤六毛钱,每天要刮两吨多的桔梗,今天是我们在兴龙广场刮桔梗的第五天,这样的工作还要持续两个月左右,刮桔梗的时间灵活自由,费用日结,路边设有警示牌,每天结束后我们也会清扫卫生。今年的桔梗收购量大、价格好,为我们提供了增收的门路,能为家门口老乡增加收益,我们也感到很欣慰。”桔梗收购商周艳青说。
近年来,洛南县古城镇立足桔梗、连翘、天麻等中药材种植的传统和市场区位优势,认真谋划并逐步改善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发展,仅2023年全镇就新增中药材种植1000余亩,实现了全镇万亩桔梗的种植目标,同时积极采取延伸产业链,全力推进四联中药材市场建设,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镇现有中药材收购大小网点和商户80余户,已形成以古城为中心,覆盖全县及周边地区的购销网络,中药材产业俨然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型经济来源。
金秋十月,桔梗丰收正当时,收购商把成吨的桔梗运送到洛南县古城镇兴龙广场,每天都有80名左右的村民闻讯前来广场刮桔梗。大家手脚麻利,用铁勺熟练地刮掉桔梗表皮,不一会儿一袋袋桔梗便堆成了小山。
“我家就在附近的村子,这些年一直在这里从事加工工作,工作地点就在楼下,非常方便。我一天能刮一百多斤桔梗,挣六七十块钱。”来自移民新区的居民张大妈高兴地说。广场的这一幕是古城镇中药材发展的缩影,也是劳动人民勤劳致富的映照,前来刮桔梗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在他们的身上表现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展现着劳动人民最可爱的模样。
“桔梗去皮连袋称重每斤六毛钱,每天要刮两吨多的桔梗,今天是我们在兴龙广场刮桔梗的第五天,这样的工作还要持续两个月左右,刮桔梗的时间灵活自由,费用日结,路边设有警示牌,每天结束后我们也会清扫卫生。今年的桔梗收购量大、价格好,为我们提供了增收的门路,能为家门口老乡增加收益,我们也感到很欣慰。”桔梗收购商周艳青说。
近年来,洛南县古城镇立足桔梗、连翘、天麻等中药材种植的传统和市场区位优势,认真谋划并逐步改善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发展,仅2023年全镇就新增中药材种植1000余亩,实现了全镇万亩桔梗的种植目标,同时积极采取延伸产业链,全力推进四联中药材市场建设,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镇现有中药材收购大小网点和商户80余户,已形成以古城为中心,覆盖全县及周边地区的购销网络,中药材产业俨然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型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