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0日
安康市 为营商环境撑起“法治盾牌”
本报讯(记者 李冀安)10月18日,安康市举办政法机关服务保障“三个年”活动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三个年”活动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安康市政法机关率先在全省出台《十四条措施》、公布《电子邮箱》、汇编《法律指引》、选编《典型案例》,着力构建全要素支持、全流程提速、全天候服务、全周期保障、全方位服务保障“三个年”活动执法司法新机制,为营商环境撑起“法治盾牌”。
安康市委政法委先后召开联席会、推进会、调度会、现场会,推动解决涉企问题546个,化解涉企纠纷3274个,立涉企刑事案件156件、查处涉企治安案件158件,挽回经济损失3609万元,推动市、县两级政法机关紧扣14条措施,聚焦11类重点工作、33项量化指标,实行清单化管理、节点式推进、精准化督办,法院系统“府院联动”、检察系统“企业合规审查”、公安系统重大项目“警长制”、司法行政系统“公共法律服务”以及宁陕县“政法联企”、紫阳县“法润茶乡”、平利县“法务共同体”等创新做法联动协同,构建了政法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新格局。
安康市各级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深入开展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两包一解”活动,“上门服务”收集意见建议、“集体会诊”提出对策措施、“主动作为”协调解决问题,保障21个省级重点项目、266个市级重点项目顺利开工。
今年以来,安康市政法机关率先在全省出台《十四条措施》、公布《电子邮箱》、汇编《法律指引》、选编《典型案例》,着力构建全要素支持、全流程提速、全天候服务、全周期保障、全方位服务保障“三个年”活动执法司法新机制,为营商环境撑起“法治盾牌”。
安康市委政法委先后召开联席会、推进会、调度会、现场会,推动解决涉企问题546个,化解涉企纠纷3274个,立涉企刑事案件156件、查处涉企治安案件158件,挽回经济损失3609万元,推动市、县两级政法机关紧扣14条措施,聚焦11类重点工作、33项量化指标,实行清单化管理、节点式推进、精准化督办,法院系统“府院联动”、检察系统“企业合规审查”、公安系统重大项目“警长制”、司法行政系统“公共法律服务”以及宁陕县“政法联企”、紫阳县“法润茶乡”、平利县“法务共同体”等创新做法联动协同,构建了政法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新格局。
安康市各级政法单位主要负责人深入开展包企业、包项目、解难题“两包一解”活动,“上门服务”收集意见建议、“集体会诊”提出对策措施、“主动作为”协调解决问题,保障21个省级重点项目、266个市级重点项目顺利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