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3日
国网陕西电力 央企担当照亮新时代乡村振兴路







曹宇 任楠 王缠卫
金秋九月,天高云淡,阳光洒在渭北的沟沟壑壑,为秋日的黄土高原铺上一层金光。每到九月,沟坡地里就会飘起醉人的椒香,这个果实累累的丰收季节是农人最幸福的时刻。走在起伏的山路上,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云卷云舒的天空下,在澄城县尧头镇权家河村,村委会干净宽敞的院子竖立着旗杆,旗杆上的国旗在丰收的喜悦里随风飘扬,这是国网陕西电力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帮扶办公的地方。驻村第一书记苟秦燕和队员吴超刚从外面回来,队员秦亮正在整理电力爱心超市的货物。
苟秦燕在机关办公室工作。一年前她和同事向组织提出申请驻村帮扶工作,和权家河村结为“亲戚”。既然是帮扶,那就得对村上的扶贫产业、种植和养殖、脱贫户等情况做扎实的了解之后才能细化帮扶方案。于是,她带领2名驻村队员,走村入户向产业能手和致富能人寻找思路,千方百计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1 村级集体经济迎来蓬勃发展
权家河村地处澄城县城西9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747户2130人,耕地面积3100亩,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产业。
村里是清一色的窑洞,家家门前铺有水泥路,还在门楼上雕饰出各种各样的图案。
二组村民白建武家中3口人,2016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单位就像接力棒一样,经过就业帮扶、产业帮扶、小额信贷等帮扶政策,直至2018年正式脱贫。白建武家在距离村委会四五百米远的土坡上新修建的砖院墙,他说是享受了帮扶单位2000元因灾受损院墙门庭整修加固工程。
“我家里种了6亩地,帮扶单位的光伏发电一年分红3000元,村上给安排了公益岗位也是一份固定收入,加上1亩菜地和4亩黄桃,生活肯定不用愁了。”白建武笑呵呵地说,“参加村里组织的志愿活动有积分,能在电力爱心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比起过去,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过去,权家河村可以用“弯急坡陡、晴通雨阻”来形容交通。崎岖的沟湾路上留下的道道脚痕,记录着“澄城老哥”经受过的艰难以及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机会来了,乡村振兴的春风吹了进来。帮扶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经过很细很实的考察走访,初步确定了4个方向的措施:农网巩固提升、硬化道路、引水灌溉、产业帮扶。帮扶细化到一个个具体任务,驻村工作队下沉到基层,做到最扎实。
希望的种子破土而出,权家河村焕发勃勃生机。这些年,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投入229.85万元,实施农网巩固提升工程,为全村提供了10年以上电力容量储备;捐赠134.5万元,建起扶贫电杆厂,安排20余名脱贫群众进厂务工;投资700万元建成光伏电站,另投入300万元完成电力配套建设;投入120万元资金,铺路架桥、开渠引水、安装太阳能路灯155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8年以来,权家河村依托帮扶产业连续5年为脱贫群众共计发放收益金200万元,每户2万元。2020年底,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02户309人全面脱贫。2022年底,村人均收入突破1.5万元。几年下来,从传统的“输血”向“造血”帮扶全面迈进。
说起这几年的变化,权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权建军也大为感慨:“这变化真大呀。大唐储煤基地、尚阳禽业蛋鸡养殖基地、艾草加工厂、权家河扶贫电杆厂、脱贫户窑背光伏发电站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走出了一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现在,不但经济发展了,条件变好了,村民们更有了前所未有的干劲和信心。这些变化全靠党的政策好,我们过上好日子,真要感谢党的恩情啊。”
2022年,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安排48万元项目资金,帮扶权家河村组织实施“国网赋能乡村工程”生态惠农行动之“为爱筑家·因灾受损院墙门庭整修加固工程”项目。从土院墙、土门楼到新修建的砖院墙,村民白建武、权改竹、王铁成等48户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深情。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承担着省国资委助力脱贫攻坚汉中合力团团长单位、榆林合力团成员单位、澄城和米脂两个县帮扶牵头、100个村驻村帮扶工作,共派驻帮扶人员256人(含2名挂职副县长)。数百名驻村干部和广大乡村干部在新时代乡村振兴道路上,共同用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 电力爱心超市助力乡村环境换新颜
“这是一次难得锻炼的机会,我们积极协调具体的帮扶项目,努力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建设更和美、更宜居的美丽乡村。权家河村电力爱心超市项目就是措施之一。”苟秦燕说。
2022年6月,权家河村电力爱心超市建成并顺利投入运营,包含学习用品区、米面粮油区、综合用品区等区域。几十种物品标注的不是价格而是对应积分,依据积分兑换细则,村民能够遵守一系列规定和村集体公益活动的可以在超市用积分兑换商品。
截至目前,权家河村已经组织各类活动25次,累计发放积分49953分,村民兑换积分45809分、物品1700多件,村民不用花钱就可以在电力爱心超市兑换所需要的物品。
电力爱心超市是国家电网公司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举措。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严格执行“电力爱心超市”建设装修标准,明确由各单位派出驻村帮扶人员担任超市负责人,负责完善制度、建立台账、盘算库存等日常管理。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投运31个电力爱心超市。2022年、2023年分别投入运营资金189万元、160万元。全省31个帮扶村累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677次,参与人次达65032人(次),向帮扶村群众兑换发放超市积分57.08万分。通过“行动得积分、积分换物品”形式,因地制宜开展学习培训、安全用电宣传、环境卫生治理、关心慰问、移风易俗等公益活动,充分调动了村民遵守社会公德、弘扬家庭美德的积极性。
此外,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进一步延伸乡村供电服务渠道,加快补齐乡村供电服务短板,扎实有序开展“村网共建”工作。在咸阳烟霞供电所、榆林清泉供电所打造“村网共建+乡村振兴”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充分发挥“电力网格员+驻村队伍”力量,提升便民服务工作质效。
截至目前,在全省建成运营30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示范点,开展电力便民服务316次,宣传安全用电350次,切实做到让群众办电更省事、更省心、更可靠,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以来,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扎实推进公司助力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实施“赋能三秦·电靓乡村”八大行动,不断提升农村电网建设、优化农村供电服务、促进乡村能源转型。同时建立乡村振兴常态化督帮机制和领导包抓机制,将示范村创建列为乡村振兴年度目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质效大幅提升。
3 乡村产业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黄河奔涌,绿水萦绕。秦东大地目之所及皆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潼关县城关街道顺丰社区有4个自然村18个居民小组、4个居民小区,总人口4830户14374人。村民以劳务输出及种植养殖业为主,种植小麦、玉米、花椒等,栽植软籽石榴、葡萄、水蜜桃等。社区集体产业有205千瓦光伏发电、320亩软籽石榴园、70亩香椿产业基地、1个社区工厂。
9月20日,跟随顺丰社区党总支书记仲新亚的脚步,走进300亩的软籽石榴现代农业园,面对山坡上连片铺满的石榴树,以及新修成的游客步道,很难想象这片园区前几年竟是个荒坡垃圾场。
“国家电网给我们村帮扶的事,说到明天早上也说不完。当年渭南公司领导包扶的是全村最困难的一户。尤其值得赞扬的是持续产业帮扶,顺丰社区由原来的‘一穷二白’发展到如今的繁花似锦。”说起这几年的变化,仲新亚感慨万千。
顺丰社区虽然离县城不远,但大部分村组处于沿山和沟壑地带,几年前社区经济一产发展滞后,二三产几乎没有。然而在国网渭南供电公司的帮扶下,几年的时间内,曾是“一穷二白”的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产业发展是富民的关键。2018年,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先后投资142.9万元,在顺丰社区建成扶贫光伏发电项目,软籽石榴产业园及70亩的香椿种植基地,带领脱贫户在家门口务工,持续释放集体产业红利,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目前,扶贫光伏发电为脱贫户提供岗位40余个。2023年,潼关县第一个社区工厂在顺丰社区成立,以加工布草、围裙等为主,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道路。
产业园内,两栋仓库、冷库、防冻冷棚已经建好,工人正在搭建新的钢架大棚。当初产业园修建的时候,没有路,没有像样的基础设施,驻村工作队没日没夜在地里劳作。在修建大棚的时候,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又投资160.13万元,迁改110千伏线路0.9公里以及4基铁塔,从设计到施工用时不到1个月,消除园区老线路对规划大棚安全距离不够的隐患。
“自帮扶以来,我们为顺丰社区投资280.94万元,改善电力基础设施,架设配变11台,大力改善村民生活用电,为后续扶贫产业用电奠定良好基础。实施‘国网光明工程’陕西潼关社区服务公益项目,投资13.86万元给通村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33盏,点亮村庄夜间道路,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国网渭南供电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刘玮说。
一棵棵整齐的石榴树红绿相间,色泽饱满的软籽石榴即将上市。软籽石榴成熟时间早于普通石榴,皮薄果肉大,口感极佳,市场前景非常好。2021年、2022年国网渭南供电公司干部职工购买2978箱软籽石榴,合计36.09万元。
紧贴帮扶所需,发挥行业所能。现在,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汉中合力团团长单位示范作用,构建“线上+线下”消费帮扶模式。线下依托“汉中消费帮扶馆”,公司本部布设首个“陕电百村超市”,推进帮扶产品进职工食堂、进工会慰问品。线上以“慧农帮”、“832”等消费帮扶平台为重点,积极推动公司帮扶地区农产品登录消费帮扶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今年以来,累计完成消费帮扶1340.7万元。在陕西省2022年度定点帮扶考核工作中,公司本部及承担省级帮扶任务的西安、延安、榆林等9家单位均评价为“好”。
4 农网巩固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秦岭南麓,商山之阳,商洛市山阳县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可靠的电力供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提供了保障。
9月19日,天空下着小雨,空气里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群山环抱的山阳县高坝店镇金鸡扶贫产业园林木苍翠。国网山阳县供电公司发展部和园区负责人正在就供电服务进行交谈。
“电力部门给我们架设了双电源线路,我们又配备了发电机。他们经常来检查线路,服务太好了。”园区负责人靳晓明表达了真诚感谢。
“我们就是为用户服务的,台区经理建有微信群,企业有需求,随时联系。”国网山阳县供电公司发展部主任闵浩翔说。
“企业的发展与电力部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希望专业人员能给我们进行用电安全培训,技术指导。”靳晓明恳切地说。
“这样好,这样好。”闵浩翔点着头说。
山阳县高坝店镇金鸡扶贫产业园是通过发展“金鸡”扶贫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在土地流转、资产收益、“三产”收入、饲料加工、园区建设务工、园区就业等6个方面增加收入。
因企业需求可靠性高,单电源不能满足供电要求,国网山阳县供电公司合理优化项目质量,从距离最近、设备良好的十里变电站新出2回10千伏线路,新立电杆149基。该工程设计面广、工期紧、任务重。秦岭山区树木林立,线路架设需要翻越9座山头,许多地方无法进行机械作业,项目施工人员换成手工作业,顶风冒雨寸寸推进,确保项目按期接入。最后,该项目圆满完成,确保了园区502亩光伏发电站项目用电。
“项目实施后,解决了县重点扶贫项目的用电需求,同时有效消纳农光互补扶贫项目,对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有力贡献。”闵浩翔说。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光伏+农业”的模式正在走进更多的绿野乡间。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光伏产业成为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
山阳县金山村光伏电站项目占地148亩,新建太阳能光伏板17740块。国网山阳县供电公司投资65.36万元,从35千伏高坝变电站新出1回10千伏线路接入,解决了用电需求。
“秋季多雨,我们加强对光伏电站以及沿线村庄电力线路的设备巡检,确保在极端气候下稳定可靠运行。”正在金山村光伏电站巡视的高坝供电所所长张栓说,要及时掌握客户主要用电设备容量和运行特性,并提供科学安全的用电意见和建议,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坚强保障。
目前,山阳县光伏发电项目共计490户,其中扶贫项目154户,涉及109个行政村,并网容量3.97万千瓦,均为全额上网,并纳入国家能源局补贴目录,享受国家光伏扶贫项目资金补贴;充电桩共计建成27处,运行容量4890千伏安,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供保障,服务绿色出行。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国网商洛供电公司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2022年共下达配网项目510项,总投资29792.77万元。项目实施后,商洛区域10千伏网架结构及电源布点将更加合理,0.4千伏电网结构将更加科学,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有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始终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共同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源源不断地注入动能。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