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3日
荞麦丰收“金满仓”
张建英 边浩
眼下,陇县河北镇荞麦进入丰收季,趁着晴好天气,村民正在抢抓农时抢收荞麦,确保颗粒归仓。一边是收割机“轰隆隆”在地里来回跑动,一边是农户舞动手里的梿枷,将晒好的荞麦进行人工脱粒。
“目前,我们村种植荞麦面积2100亩,实现产量260吨、产值约180万元。”河北镇庙坡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高鹏飞介绍,庙坡村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为群众提供优质良种、种植技术指导、机械化服务、兜底收购以及代加工等服务,不仅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还提高了夏收后季节性闲置土地的利用率。
距离庙坡村不远的韦家堡村,村民李天有正在为晒好的荞麦进行脱粒。“今年夏收后,跟着村集体种了一季荞麦,能增加收入1万多元。”李天有说,他和妻子在农业生产之余,还在镇上工地就近务工,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生活过得很舒心。
今年,河北镇荞麦种植面积达5200余亩,成为当地主要的特色粮食经济作物。同时,该镇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算好茬口账、季节账、效益账,科学补种改种,目前荞麦亩产可达130公斤左右,较往年有极大提升。以庙坡村为代表的全镇8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示范引领,带动全镇510余户群众加入荞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镇荞麦年产值达730余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6200元左右。
“荞麦是一种特色小杂粮作物,近年来市场表现抢眼,我们围绕荞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荞麦良种选育、优质荞面加工、保健荞麦醋、养生荞麦酒、长寿荞皮枕头等产品开发,并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全产业发展模式,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河北镇镇长杨仪说。
眼下,陇县河北镇荞麦进入丰收季,趁着晴好天气,村民正在抢抓农时抢收荞麦,确保颗粒归仓。一边是收割机“轰隆隆”在地里来回跑动,一边是农户舞动手里的梿枷,将晒好的荞麦进行人工脱粒。
“目前,我们村种植荞麦面积2100亩,实现产量260吨、产值约180万元。”河北镇庙坡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高鹏飞介绍,庙坡村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为群众提供优质良种、种植技术指导、机械化服务、兜底收购以及代加工等服务,不仅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还提高了夏收后季节性闲置土地的利用率。
距离庙坡村不远的韦家堡村,村民李天有正在为晒好的荞麦进行脱粒。“今年夏收后,跟着村集体种了一季荞麦,能增加收入1万多元。”李天有说,他和妻子在农业生产之余,还在镇上工地就近务工,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生活过得很舒心。
今年,河北镇荞麦种植面积达5200余亩,成为当地主要的特色粮食经济作物。同时,该镇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算好茬口账、季节账、效益账,科学补种改种,目前荞麦亩产可达130公斤左右,较往年有极大提升。以庙坡村为代表的全镇8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示范引领,带动全镇510余户群众加入荞麦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镇荞麦年产值达730余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6200元左右。
“荞麦是一种特色小杂粮作物,近年来市场表现抢眼,我们围绕荞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荞麦良种选育、优质荞面加工、保健荞麦醋、养生荞麦酒、长寿荞皮枕头等产品开发,并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全产业发展模式,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河北镇镇长杨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