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1日
镇安:搭建“三个平台” 深化综合改革
本报讯(记者 黄敏)10月9日,记者了解到,镇安县供销联社坚持从新时代“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大局出发,牢记为农服务宗旨,搭建“三个平台”,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搭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镇安县供销联社全力建设镇级供销智慧超市,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小企业、大集团”的思路,实行县建配送中心、镇建供销智慧超市、村建综合服务社的模式,构建起龙头企业控股、中间环节参股、终端环节加盟特许的农村流通网络。按照县有回收分拣中心、镇村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思路,镇安县供销联社全力支持益民回收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初步形成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综合服务平台。目前,11个基层社中有10个完成改造提升,建成城区日用消费品和农资配送中心各1个、镇级供销智慧超市9家、村级综合服务社38家、镇村再生资源回收站点63个、农资供应服务点33个。
搭建电商服务平台。镇安县建成集电商运营、冷链物流、仓储服务、农产品加工及展销于一体的镇安高山农产电商运营中心,并与陕西供销电子商务集团合作,在陕西供销在线、供销e家等平台开通网上运营业务,全力解决农民“卖难”、市民“买贵”的问题;成立镇安县高山农产产业联盟和浦镇源电子商贸有限公司,加盟的涉农企业和专业社有22家,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经营业务,年销售农产品1000万元以上;入驻“832平台”的经营主体有34家,上架农产品156种,年销售镇安农产品3000余万元,实现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发展平台。镇安县紧紧围绕板栗、核桃、蚕桑、茶叶、魔芋、食用菌、蜂蜜、木耳等特色产业,按照合作社主体、供销社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广泛组织吸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涉农服务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入各类“农合联”,开展信息、科技、信用、担保、购销五大服务,为各类经营主体在合作经济组织内抱团发展搭建了平台。目前,镇安县供销系统自办或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创办木耳行业协会1个,并对全县200多名养蜂产业大户进行了技术培训,促进了全县养蜂产业的发展。同时,吸纳农民社员5000多人,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3万多亩。
搭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镇安县供销联社全力建设镇级供销智慧超市,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小企业、大集团”的思路,实行县建配送中心、镇建供销智慧超市、村建综合服务社的模式,构建起龙头企业控股、中间环节参股、终端环节加盟特许的农村流通网络。按照县有回收分拣中心、镇村有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思路,镇安县供销联社全力支持益民回收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初步形成社有企业为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综合服务平台。目前,11个基层社中有10个完成改造提升,建成城区日用消费品和农资配送中心各1个、镇级供销智慧超市9家、村级综合服务社38家、镇村再生资源回收站点63个、农资供应服务点33个。
搭建电商服务平台。镇安县建成集电商运营、冷链物流、仓储服务、农产品加工及展销于一体的镇安高山农产电商运营中心,并与陕西供销电子商务集团合作,在陕西供销在线、供销e家等平台开通网上运营业务,全力解决农民“卖难”、市民“买贵”的问题;成立镇安县高山农产产业联盟和浦镇源电子商贸有限公司,加盟的涉农企业和专业社有22家,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经营业务,年销售农产品1000万元以上;入驻“832平台”的经营主体有34家,上架农产品156种,年销售镇安农产品3000余万元,实现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发展平台。镇安县紧紧围绕板栗、核桃、蚕桑、茶叶、魔芋、食用菌、蜂蜜、木耳等特色产业,按照合作社主体、供销社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广泛组织吸纳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涉农服务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入各类“农合联”,开展信息、科技、信用、担保、购销五大服务,为各类经营主体在合作经济组织内抱团发展搭建了平台。目前,镇安县供销系统自办或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创办木耳行业协会1个,并对全县200多名养蜂产业大户进行了技术培训,促进了全县养蜂产业的发展。同时,吸纳农民社员5000多人,发展农产品生产基地3万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