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1日
澄城县: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助推和美乡村发展



张斌 樊云涛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亦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省各地都在积极发展和美乡村,让我们走进农业大市渭南市唯一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澄城县,探访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之路。
1 特色产业成为和美乡村的亮色
澄城县始终抓住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加快推动樱桃、苹果、生猪、中药材四大主导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让特色产业成为和美乡村的亮色。
聚力打造澄城“3515”有机苹果品牌。澄城县全面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优化提升果品冷藏能力,共建成各类果品贮藏库85处20万吨以上,实现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稳定增收的均衡经营;建成苹果4.0智能分级选果线5条,有效提高了苹果的分拣率和商品率。抢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契机,以海亮苹果基地为依托,带动优质苹果订单生产,线下与线上营销并重,电商企业发展到95家,镇级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年销售苹果2000万元,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欧美、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澄城县成功注册“澄城樱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相继荣获“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果业最受欢迎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强、“全国樱桃金樱奖”、2021年度省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等殊荣。与农本咨询深度合作持续唱响“澄城樱桃甜蜜蜜”品牌,连续举办7届樱桃节、4届中国(澄城)樱桃营销季暨陕西水果网络樱桃季等活动,承办第九届 ISHS 国际樱桃大会(北京)陕西澄城分会场活动。今年5月16日~17日,首届中国大樱桃供应链高峰论坛在澄城县举办,与亚果会合作,每年在国内主销城市、国家级大型批发市场举办专场推介活动10场以上,2023年澄城樱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1.25亿元。
澄城县药材种植历史悠久,道地药材高质量发展,是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中国道地药材黄芩基地。种植品种以黄芩、远志、柴胡为主,所产黄芩品质优秀,黄芩苷含量达17.4%,高出国家药典6.4%。在丝绸之路中医药国际论坛会上,荣获陕西十大秦药殊荣,澄城远志以特有的品质被收录于《中国药典大全》。近些年,随着新品种引进工作的推进,金银花、连翘也成为了全县的重要品种。根据数据统计,澄城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7.8万亩,产量0.71万吨,种植区域覆盖全县十镇。黄芩种植面积达6.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83.3%,产出量占全国的70%。其次是金银花0.5万亩,其他药材如远志、柴胡、连翘等共计0.8万亩。企业带动作用增强,产业链雏形已现。澄城县现有陕西山林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澄城宏龙药业有限公司2家。其中陕西山林中药材公司在2016年被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兼并重组,成为一家省属国有企业子公司。目前该企业年生产加工中药饮片达1000吨,年产值实现了3000万元~4000万元,吸纳就业约200人。陕西澄城宏龙药业有限公司通过与大唐能源集团合作,在光伏板下种植中药材,将太阳能资源和土地资源有机结合利用,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群众增收的双赢局面,并利用对药材高品质的严格把控,成为了专供扬子江药业的药材种植基地。目前,年交易量达1000吨,实现产值约2500万元。
澄城县积极巩固百万头生猪大县成果,引进正大、石羊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猪全产业链,生猪存出栏达100万头,成为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正是由于全县上下始终将产业兴旺作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着力点,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狠抓产业发展,探索出现代化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的新模式,打造出新时代农村农业发展的新格局,真正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2 “五个到位”推动宜居和美乡村建设
产业发展了,农民富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又摆在了眼前。作为全市唯一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澄城县积极主动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做法,用好系统思维、整体视角、贯通观点,按照精心分类、迭代升级、示范引领的格局要求,全面细致谋划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突出“五个到位”,持之以恒加速攻坚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从“后进生”到“特长生”,从“脏乱差”到“净亮美”的完美蜕变。
政策保障到位。澄城县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聚焦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系统部署安排、示范引领推动,形成了“县级统筹抓、镇(街道)主动干、部门齐上手”的良好态势。积极探索建立“中省争取一点、县财政配套一点、镇村自筹一点”的工作分担机制,抢抓机遇,多方发力,成功争取到世行贷款城乡塑料垃圾减量项目,统筹整合财政资金15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提供服务保障。
环境治理到位。澄城县对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目标要求,以“八清一改”主抓村内环境,以“五边四荒”狠抓村庄周边重点区域整治。建立周督查整改、月暗访通报、季观摩亮牌、年终考核奖惩和“红黄牌”推进机制,随机抽村、现场打分,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共组织观摩活动2次,制作专题片2期,印发《送阅件》5期,编印《工作简报》2期,组织常规督查55次,发现整改问题140个;累计清运“三堆”9500余吨,铲除卫生死角155处,清理村内沟渠544.8千米,拆除有碍观瞻临建23处,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7万人次。命名98户“美丽庭院示范户”,表彰10个“美丽庭院示范村”。
重点推进到位。澄城县紧盯农村“三大革命”,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提质年”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共改造农村户厕27550户,普及率57.72%,改建公厕112座。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稳步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和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一体化项目建设,对5个镇(街道)建设垃圾转运站,邻近县城的5个镇(街道)采取直收转线路。建设农村污水设施处理站28处,统筹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推动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科学布局到位。按照《澄城县村庄规划编制五年工作方案》,澄城县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村庄14个,编制规划村庄144个,在前期国土空间规划村庄分类和优化布局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村庄资源禀赋、发展需要和人居环境等要素,目前已完成村庄规划15个,对50个村庄形成《现状调研报告》,正在进行文本、说明书和汇报PPT编制工作,计划2025年前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长效机制到位。澄城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充实调整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包村、包巷、包路段示范带动机制,镇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推行家户管点、保洁管段、小组包线的“点段线”相结合的保洁机制,每周集中开展环境整治日活动。公开透明推广宣传卫生费收取制度,创新搭建“爱心超市+积分制”环境卫生激励平台,精心策划“小手拉大手”教育实践活动,广大群众“自己家园自己建”的行动自觉显著提升。
“下一步,澄城县将加快推动樱桃、苹果、生猪、中药材四大主导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同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澄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惠桂玲说。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