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23只朱鹮在蓝田“落户”
  本报讯(记者 黄敏)9月21日,在蓝田县稻谷馨香的流峪河河畔,23只朱鹮蹁跹展翅,飞归曾经的栖息地,开启新的繁衍生息。这是由陕西省林业局、西安市政府主办,蓝田县政府承办的“秦岭北麓蓝田段朱鹮野化放飞活动”精彩一幕。
  在秦岭北麓蓝田段举办朱鹮野化放飞活动,目的是不断扩大朱鹮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范围,实现朱鹮重现历史分布地的目标,进一步巩固朱鹮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成果。近年来,蓝田县大力推动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向好,已经具备朱鹮野外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此次朱鹮放飞地九间房镇,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进行了土地综合整治,恢复水田湿地130亩,实施水稻栽植105亩,有利于放飞朱鹮的野外生存繁衍。
  据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朱鹮部董荣博士介绍,此次放飞的朱鹮都是经过野化训练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组成的合理群体,主要来自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和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蓝田县也将不断加强保护宣传,强化巡护监测,为朱鹮提供安全适宜的生存繁衍环境,共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