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秦农论语
让劳务品牌成为金字招牌
  ■ 杨杰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品牌效应在人们的生活中日益凸显。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商品需求上,对于服务领域同样适用。
  作为一种以特定生产或服务项目为内容的劳动供给形式,劳务品牌是劳动力市场发展细化的成果,更是稳就业、促发展、助振兴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我省“蓝田厨师”、“紫阳修脚师”、“西岐名吃”等众多特色劳务品牌相继打响,为带动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创业、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大动能。仅在宝鸡市,“千阳绣娘”、“凤县麝工”等10余个劳务品牌就撬动了31万人就业。
  如何让劳务品牌从“被看见”到“被记住”,成为就业的金字招牌,品牌建设可谓是重头戏。
  长期以来,劳务品牌依托当地独特的文化传统与就业优势培育而来,具有鲜明的地域标记。因此,在培育和打造中要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历史人文和劳务传统等关键要素,充分挖掘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培养中高端技能型、文化旅游类、民生保障型等多种劳务品牌,并运用政策进行扶持引导,聚力推进劳务品牌建设。
  有真本事才能立得住。技能含量是衡量劳务品牌质量的重要指标,因而要确保技能的精准培训。应全面掌握本地区劳务品牌数量、分布、特征等基本情况,摸清市场需要什么、农民愿意从事什么……以政府牵头,联合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不同组织群体,打造劳务品牌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有针对性开展培训,练好劳务品牌建设“内功”。
  在宣传上下功夫,不断扩大劳务品牌知晓度,提升影响力,才能真正擦亮这一金字招牌。可创新开展各类展示交流、宣传推介活动,并以市场化思维进行统一品牌运营,积极畅通企业与农民工沟通渠道,对接企业需求,做到精准输送。及时了解用人单位意见,依据反馈进行调整,有效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劳务品牌真正“走出去、留得住、有影响”。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