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线见闻
“一喷多促”让群众丰收在望
  本报记者 赖雅芬
  9月15日,华阴市岳庙街道东陈村一片郁郁葱葱的玉米地里,饱满结实的玉米棒子个个挺立,丰收在望。看着眼前的场景,种植大户白富强脸上挂满笑容。
  “政府组织专业人士来喷药,速度快、效果好,帮我们省了不少事。”白富强告诉记者,一个月前,华阴市开展“一喷多促”,一架农用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遥控指挥下缓缓起飞,沿着低空不断盘旋,喷出雾状药肥,均匀地喷洒在绿油油的玉米上,不一会儿就把十来亩地喷完了。
  初秋,正值玉米灌浆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为确保秋粮稳产增产,连日来,渭南各地积极开展“一喷多促”作业,为玉米丰收“保驾护航”。
  “啥是‘一喷多促’?”华阴市植保站副站长贠红亮称,“一喷多促”指的是将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等药剂充分混合,一次性对农作物实施喷施作业,实现防病治虫、促壮苗稳长、促单产提高等多重功效。
  “最近,我们先后出动无人植保机20余架(次),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方案、统一药剂、统一时间的要求,在辖区5个乡镇积极开展‘一喷多促’综合防治措施防灾减灾,现已完成飞防作业面积2万余亩。”贠红亮说,接下来,站上还将继续加大监测力度,严密监测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发布病虫预报,组织群众积极开展“一喷多促”工作。
  和白富强一样,富平县流曲镇炭村种粮大户张跟柱也对今年的玉米丰收充满希望。作为富平县富粮丰家庭农场和一家飞防公司的负责人,富平县农技中心开展玉米“一喷多促”工作后,张跟柱不光把自家的玉米喷完了,还承担了县上1万亩的飞防任务。
  “8月中旬到8月底,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除了中午的高温时段,一天要在地里忙活十来个小时。”张跟柱说,“这段时间天气变化大,对农作物影响也大,‘一喷多促’使用的药剂可以提高植株光合作用,促进玉米灌浆,促进籽粒饱满,增加玉米产量,相当于给农作物上了一道‘保险’。”
  据了解,夏末秋初是农作物生长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锈病、玉米螟等病虫害的高发期,富平县农技中心紧抓这一关键期,充分利用晴好天气,采取“一村一站”模式,将叶面肥、调节剂、抗逆剂、杀菌杀虫剂等药剂混合一次作业实现促壮苗稳长、促植株恢复、促灌浆鼓粒、促单产提高、预防病虫害等多重功效的技术服务,全面推进落实“一喷多促”技术服务,保障秋粮丰产丰收。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