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基层见闻
“土味”直播带火“土特产”
  本报记者 黄敏
  为自家带货、上链接、“云卖货”……眼下,在田间地头活跃着一大批农民主播,他们用家乡话直播,如数家珍地介绍乡村生活、风俗人情、特色农产品等,“土味”气息十足。这些主播足不出村,就将家乡“土特产”卖到了全国各地。甘泉县苹果种植户王周周就是其中一位。
  9月8日清晨,在甘泉县劳山乡芦庄村,38岁的王周周拿着新买的手持旋转手机支架向自家苹果园走去。
  秋色渐浓的田野绚丽无比,庄稼成熟的色彩、果园丰收的场景,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间渐次铺开。走进自家果园,看着一个个鲜红透亮、圆润饱满的苹果压满枝头,王周周喜上眉梢。
  “这几天陆陆续续开始采摘。从目前来看,今年又是个丰收年。”王周周摘下一颗苹果,用手擦了擦送到嘴边,“咱家的苹果是绿色种植,吃着放心,咬一口甜到心里。”
  在果园里转悠了一会,王周周把手机放在支架上,开始直播。
  “直播间的家人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伙推荐的是甘泉有机山地苹果……”王周周边走边介绍。
  王周周种植苹果有8年了。前些年,由于缺乏经验,苹果产量不理想,果个也不大。尤其遇上病虫害和冰雹霜冻等情况,果子产量、品质都会受到影响。王周周很是苦恼。后来,村里请来农技专家“对症开方”,王周周的果园也搭建起了防雹网、优化了品种,苹果产量、品质都有明显提升。
  苹果种植有三年挂果、五年丰产之说。虽然种植难题解决了,但销售才是“重头戏”。“好果子要卖上好价钱,就得广开销路,打开市场。”王周周说,“这几年,直播带货火遍全网,给了他很大启发,我觉得越‘土’的东西,用直播呈现更能吸引人。”
  把苹果卖得更好、更远,不仅是王周周的梦想,也是甘泉县助推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作为全县主导产业,甘泉有机山地苹果种植面积近5万亩。近年来,甘泉县将目光锁定“互联网+苹果”发展模式上,以“云卖货”助推产业增效的同时,注重乡土直播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今年,在当地政府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摸着石头过河”的王周周学到了更多专业技巧,视频拍摄、直播带货、连麦其他主播……这一通操作下来,不仅为王周周圈了很多粉丝,还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过去面朝黄土地,如今面对手机,王周周“土味”直播打开了苹果销路。现在,他每天不仅要琢磨地里的事,还要想方设法和市场“连线”,没事就举着手机拍视频,宣传自家苹果。
  劳山乡有山地苹果3340亩,其中芦庄村1200亩。眼下,中熟苹果马上迎来丰收期,晚熟苹果在10月中旬开始采摘。“我们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带货,让更多的人知道芦庄村山地苹果。相信只要不断地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模式,就能在通往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闯出一片新天地。”劳山乡政府秦海平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