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13日
谎称采购猕猴桃 实则骗取果农钱
本报讯(马岚 淑娟)眼下,正是猕猴桃成熟上市季节,果农们忙着采摘销售。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果农着急销售的迫切心情,设下诈骗陷阱。日前,眉县一果农就差点上当受骗。
近日,眉县一果农接到一个外地来电,对方自称是猕猴桃采购商,要代公司采购300箱猕猴桃。对方说可以立刻转账,但需要每箱“提成”20元。该果农在向对方提供银行卡、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后,很快便收到了2万多元的到账短信。此时,对方要求果农支付“提成费”共计6000元。幸好该果农较为谨慎,亲自到银行查询到账情况,发现此笔转账已被撤回,才避免了上当受骗。
据了解,此类“采购物资”诈骗案迷惑性大、引诱性强,一般套路是诈骗分子冒充单位采购人员,通过电话寻找商户,谎称所属企事业单位需大批量采购物品,可以在物品原有价格的基础上多向卖家打一部分钱作为“回扣”。获取卖家信任后,通过技术手段向卖家发送虚假银行汇款短信,让卖家误认为已经收到对方打来的货款,从而上当受骗。
眉县检察院检察官提醒市民或者个体工商从业者:遇到此类情况要谨防不法分子用假汇款短信骗“回扣”,一定要弄清楚对方的真实身份和资质,最好是实地考察当面洽谈,并签订相关的合同。如交易中无法核实对方提供的厂家是否正规时,要立即终止交易,谨防上当受骗。
近日,眉县一果农接到一个外地来电,对方自称是猕猴桃采购商,要代公司采购300箱猕猴桃。对方说可以立刻转账,但需要每箱“提成”20元。该果农在向对方提供银行卡、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后,很快便收到了2万多元的到账短信。此时,对方要求果农支付“提成费”共计6000元。幸好该果农较为谨慎,亲自到银行查询到账情况,发现此笔转账已被撤回,才避免了上当受骗。
据了解,此类“采购物资”诈骗案迷惑性大、引诱性强,一般套路是诈骗分子冒充单位采购人员,通过电话寻找商户,谎称所属企事业单位需大批量采购物品,可以在物品原有价格的基础上多向卖家打一部分钱作为“回扣”。获取卖家信任后,通过技术手段向卖家发送虚假银行汇款短信,让卖家误认为已经收到对方打来的货款,从而上当受骗。
眉县检察院检察官提醒市民或者个体工商从业者:遇到此类情况要谨防不法分子用假汇款短信骗“回扣”,一定要弄清楚对方的真实身份和资质,最好是实地考察当面洽谈,并签订相关的合同。如交易中无法核实对方提供的厂家是否正规时,要立即终止交易,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