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08日
河南洛阳: 全域建设乡里中心,打造基层治理新高地
东韩村乡里中心建成了电商直播间。
在中高村红色展览馆,张丽敏正向采访团讲解。
庙洼村乡里中心,上戈苹果网络营销中心。
庙洼村苹果主题民宿。
乡村振兴看洛阳
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活动
本报记者 黄敏 杨杰 文/图
美丽乡村,绘出“诗和远方”,行走其中,沿途俱是风景。一个个乡里中心,穿在乡村田园间,架起一座座基层治理“连心桥”,串起一处处提质发展“好丰景”,让当地群众和游客真切感受到浓浓烟火气和满满幸福感。这,就是洛阳。
沃野之间,黄河之畔,这座承载千年的古都,正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不断超越自我。去年,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本盘”等方面,洛阳又有了新打法——全域建设乡里中心。
“需求导向,市场运营,群众参与,数字赋能。”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江凌说,乡里中心就是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坚持政府统筹、居民互助、社会多元主体共建,打造集政务服务、教育培训、养老托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产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生活服务圈。
1 功能贴心 服务便民
“以前,想办个银行业务,得到十里外的镇上才行,去一次两次还办不成。现在,这些事在家门口就能办了,而且银行工作人员还上门服务,真是太贴心了。”9月4日,在洛阳市宜阳县香鹿山镇东韩村,说起乡里中心,村民孙青霞直竖大拇指。
把金融业务植入乡里中心,村民足不出村就可办理2000元以下存取款和缴纳水电费、医保、社保等业务,让农村金融服务触手可及。这只是洛阳乡里中心提供的多样化服务中的一项。
乡里中心建设的理念,就是服务最大化。在洛阳乡里中心便民服务清单上,村两委的代办事项就有36条,都是和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
“去年以来,东韩村按照小而精、小而全、小而优的思路,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提升改造,努力打造群众幸福生活圈。”指着乡里中心的各个功能室,香鹿山镇党委书记王国杰向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团成员介绍。
近年来,香鹿山镇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强阵地、促引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东韩村在建设乡里中心的过程中,通过“办公最小化”,缩小办公区域为增值服务让出空间,最大限度扩大群众服务区域。同时,为打造特色党建服务品牌,建成了乐养居、青橙园、便民家、爱心汇、电商屋、议事室、技能培训室等服务设施,形成了服务群众的主阵地。
党群服务中心大“变身”,让群众主动“走进来”。“过去,到村里办事,都得隔着柜台,一里一外,就像两个天地。现在,柜台全拆了,感觉距离一下子近了。”孙青霞说。
乡里中心的“中心”是村民,目的是为民、惠民、便民。为此,东韩村还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为群众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宣讲、家电维修等服务。其中,“便民家”承担“一站式”办公和全程代办服务;“电商屋”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开展直播带货,实现农副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下一步,我们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领,在优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把乡里中心打造成党员活动主阵地、服务群众主场所、群众休闲好去处。”王国杰说。
乡里中心建设真正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洛阳已建成乡里中心1970个。这些“乡里中心”功能多样、服务贴心,已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加油站”。
2 创新运营 治理高效
红色基地有学头,“美丽经济”有看头,田间地头有逛头……9月6日清晨,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干净整洁的村道和白墙红瓦的村舍民居相得益彰。早起的村民们把自家房前屋后打理得井井有条,准备迎接当天第一拨进村游客。
曾经不起眼的小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少不了乡里中心引领发展的功劳。
“我们针对辖区29个行政村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人口规模、群众需求等,按照‘精品级+示范级+达标级’三级标准,分级分类分步推进乡里中心建设。”底张乡党委书记贠邦柱称,去年以来,底张乡聚焦党建创新,通过市场化运营,加快推进乡里中心建设。
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升级,离不开创新运营。作为底张乡“精品级”乡村之一,中高村乡里中心增添了12项必备服务项目,并依托村里的红色资源重点打造了红色研学和百姓食堂等特色项目。同时,围绕“红色研学+”,通过村企共建模式,把市场化运营理念渗透到各个环节,逐渐完善业态配置,重塑乡村空间。
运营高效率,治理高质量,为中高村引来更多“流量”,推动着“美丽乡村”不断孕育出“美丽经济”。目前,中高村已先后吸引1.2万余名中小学生进村研学,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6万元,并带动6名返乡大学生从事解说员工作。
在中高村,28岁的张丽敏担任解说员已有两年时间。“现在的农村发展好,机会不比城里少,能为家乡发展作些贡献,我觉得很骄傲。”为了当好解说员,张丽敏可是下了一番功夫。走村入户,听村里的老人讲历史、讲故事;多方奔走,查阅资料、搜集素材……
“对于这段历史,我始终心存敬畏。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真正讲好红色故事,更好弘扬革命精神。”对张丽敏来说,在村里当解说员既是件新鲜事儿,也是件有意义的事儿。
在洛阳乡里中心,电商物流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幼中心、百姓大食堂等都是标配。但要把功能变“动能”,创新运营模式才是关键。洛阳坚持运营前置,以市场化思维推动乡里中心建设,探索出“公建民营”“场所换服务”等运营模式,并引入企业共建共治共享,让乡里中心阵地常新、大门常开、服务常在、人气最旺。
3 链式发展 兴业富民
苹果产业园、苹果营销中心、苹果主题彩绘墙、苹果特色景观……9月5日,记者走进洛宁县上戈镇庙洼村,随处可见的“苹果”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庙洼村的“好生活”离不开苹果。作为豫西苹果核心产区,庙洼村全村315户农户,其中220户都在种苹果。种出好果子,卖上好价钱,是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而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则是庙洼村建设乡里中心最大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目标。
群众需要什么,乡里中心就提供什么。“庙洼村利用闲置旧村部,建成苹果网络营销中心,设立特色农产品展示厅、京东物流产地仓,带动全村苹果网络销量突破11万斤。”上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乔林峰称,依托乡里中心的苹果电商直播间,果农纷纷变“主播”,他们熟练运用直播设备,把上戈镇苹果卖到全国各地。
“以前,我们经常在田间地头直播。现在村里的乡里中心建起了带货直播间,设备齐全,服务贴心,我们在这儿直播啥心都不用操。”在庙洼村苹果网络营销中心,正在忙碌的乡贤张卢宁高兴地说。
功能越来越多,服务越来越好,乡里中心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带动能力也与日俱增。
如何延长产业链,把苹果产业和乡村旅游“串”起来?庙洼村在扩大苹果种植规模和营销渠道的同时,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发展苹果采摘基地和苹果特色民宿,并把“苹果”元素植入乡村角角落落,构建了一个从苹果种植、销售,到观光采摘、特色民宿等多元产业集聚区,全链式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既呈现出乡村独有的特色,也为村民就业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不仅如此,乡里中心还解锁了更多兴业富民“新玩法”。在洛宁,已建的323个乡里中心已然成为生活服务区、产业聚集区,“乡里中心+民宿露营+特色农业+红色研学+文玩创客”等众多运营场景比比皆是,实现了项目回归、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以乡里中心为依托,强服务、提质效、促发展——在携手奔向共富的道路上,洛阳交出了基层治理高质量、乡村发展提速度、三产融合增效益的高分答卷。
在中高村红色展览馆,张丽敏正向采访团讲解。
庙洼村乡里中心,上戈苹果网络营销中心。
庙洼村苹果主题民宿。
乡村振兴看洛阳
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活动
本报记者 黄敏 杨杰 文/图
美丽乡村,绘出“诗和远方”,行走其中,沿途俱是风景。一个个乡里中心,穿在乡村田园间,架起一座座基层治理“连心桥”,串起一处处提质发展“好丰景”,让当地群众和游客真切感受到浓浓烟火气和满满幸福感。这,就是洛阳。
沃野之间,黄河之畔,这座承载千年的古都,正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不断超越自我。去年,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夯实乡村振兴“基本盘”等方面,洛阳又有了新打法——全域建设乡里中心。
“需求导向,市场运营,群众参与,数字赋能。”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江凌说,乡里中心就是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坚持政府统筹、居民互助、社会多元主体共建,打造集政务服务、教育培训、养老托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产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生活服务圈。
1 功能贴心 服务便民
“以前,想办个银行业务,得到十里外的镇上才行,去一次两次还办不成。现在,这些事在家门口就能办了,而且银行工作人员还上门服务,真是太贴心了。”9月4日,在洛阳市宜阳县香鹿山镇东韩村,说起乡里中心,村民孙青霞直竖大拇指。
把金融业务植入乡里中心,村民足不出村就可办理2000元以下存取款和缴纳水电费、医保、社保等业务,让农村金融服务触手可及。这只是洛阳乡里中心提供的多样化服务中的一项。
乡里中心建设的理念,就是服务最大化。在洛阳乡里中心便民服务清单上,村两委的代办事项就有36条,都是和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
“去年以来,东韩村按照小而精、小而全、小而优的思路,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提升改造,努力打造群众幸福生活圈。”指着乡里中心的各个功能室,香鹿山镇党委书记王国杰向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团成员介绍。
近年来,香鹿山镇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强阵地、促引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东韩村在建设乡里中心的过程中,通过“办公最小化”,缩小办公区域为增值服务让出空间,最大限度扩大群众服务区域。同时,为打造特色党建服务品牌,建成了乐养居、青橙园、便民家、爱心汇、电商屋、议事室、技能培训室等服务设施,形成了服务群众的主阵地。
党群服务中心大“变身”,让群众主动“走进来”。“过去,到村里办事,都得隔着柜台,一里一外,就像两个天地。现在,柜台全拆了,感觉距离一下子近了。”孙青霞说。
乡里中心的“中心”是村民,目的是为民、惠民、便民。为此,东韩村还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为群众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宣讲、家电维修等服务。其中,“便民家”承担“一站式”办公和全程代办服务;“电商屋”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开展直播带货,实现农副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下一步,我们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领,在优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把乡里中心打造成党员活动主阵地、服务群众主场所、群众休闲好去处。”王国杰说。
乡里中心建设真正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洛阳已建成乡里中心1970个。这些“乡里中心”功能多样、服务贴心,已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加油站”。
2 创新运营 治理高效
红色基地有学头,“美丽经济”有看头,田间地头有逛头……9月6日清晨,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干净整洁的村道和白墙红瓦的村舍民居相得益彰。早起的村民们把自家房前屋后打理得井井有条,准备迎接当天第一拨进村游客。
曾经不起眼的小乡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少不了乡里中心引领发展的功劳。
“我们针对辖区29个行政村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人口规模、群众需求等,按照‘精品级+示范级+达标级’三级标准,分级分类分步推进乡里中心建设。”底张乡党委书记贠邦柱称,去年以来,底张乡聚焦党建创新,通过市场化运营,加快推进乡里中心建设。
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升级,离不开创新运营。作为底张乡“精品级”乡村之一,中高村乡里中心增添了12项必备服务项目,并依托村里的红色资源重点打造了红色研学和百姓食堂等特色项目。同时,围绕“红色研学+”,通过村企共建模式,把市场化运营理念渗透到各个环节,逐渐完善业态配置,重塑乡村空间。
运营高效率,治理高质量,为中高村引来更多“流量”,推动着“美丽乡村”不断孕育出“美丽经济”。目前,中高村已先后吸引1.2万余名中小学生进村研学,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6万元,并带动6名返乡大学生从事解说员工作。
在中高村,28岁的张丽敏担任解说员已有两年时间。“现在的农村发展好,机会不比城里少,能为家乡发展作些贡献,我觉得很骄傲。”为了当好解说员,张丽敏可是下了一番功夫。走村入户,听村里的老人讲历史、讲故事;多方奔走,查阅资料、搜集素材……
“对于这段历史,我始终心存敬畏。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真正讲好红色故事,更好弘扬革命精神。”对张丽敏来说,在村里当解说员既是件新鲜事儿,也是件有意义的事儿。
在洛阳乡里中心,电商物流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幼中心、百姓大食堂等都是标配。但要把功能变“动能”,创新运营模式才是关键。洛阳坚持运营前置,以市场化思维推动乡里中心建设,探索出“公建民营”“场所换服务”等运营模式,并引入企业共建共治共享,让乡里中心阵地常新、大门常开、服务常在、人气最旺。
3 链式发展 兴业富民
苹果产业园、苹果营销中心、苹果主题彩绘墙、苹果特色景观……9月5日,记者走进洛宁县上戈镇庙洼村,随处可见的“苹果”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庙洼村的“好生活”离不开苹果。作为豫西苹果核心产区,庙洼村全村315户农户,其中220户都在种苹果。种出好果子,卖上好价钱,是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而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则是庙洼村建设乡里中心最大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目标。
群众需要什么,乡里中心就提供什么。“庙洼村利用闲置旧村部,建成苹果网络营销中心,设立特色农产品展示厅、京东物流产地仓,带动全村苹果网络销量突破11万斤。”上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乔林峰称,依托乡里中心的苹果电商直播间,果农纷纷变“主播”,他们熟练运用直播设备,把上戈镇苹果卖到全国各地。
“以前,我们经常在田间地头直播。现在村里的乡里中心建起了带货直播间,设备齐全,服务贴心,我们在这儿直播啥心都不用操。”在庙洼村苹果网络营销中心,正在忙碌的乡贤张卢宁高兴地说。
功能越来越多,服务越来越好,乡里中心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带动能力也与日俱增。
如何延长产业链,把苹果产业和乡村旅游“串”起来?庙洼村在扩大苹果种植规模和营销渠道的同时,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发展苹果采摘基地和苹果特色民宿,并把“苹果”元素植入乡村角角落落,构建了一个从苹果种植、销售,到观光采摘、特色民宿等多元产业集聚区,全链式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既呈现出乡村独有的特色,也为村民就业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不仅如此,乡里中心还解锁了更多兴业富民“新玩法”。在洛宁,已建的323个乡里中心已然成为生活服务区、产业聚集区,“乡里中心+民宿露营+特色农业+红色研学+文玩创客”等众多运营场景比比皆是,实现了项目回归、人才回乡、资金回流、集体增收、农民致富。
以乡里中心为依托,强服务、提质效、促发展——在携手奔向共富的道路上,洛阳交出了基层治理高质量、乡村发展提速度、三产融合增效益的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