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07日
林下种药材 青山变“金山”
本报记者 李冀安 通讯员 何丹 王兴亮
盛夏时节,在镇坪县钟宝镇东风村木爬湾林下黄连现代农业园区,2500余亩林下黄连顺坡生长,长势喜人。
“去年一年,因种植黄连,中药材奖补资金就有70多万元,今年准备再新增300亩。”8月2日,镇坪县木爬湾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张乐君说。张乐君从事林下黄连种植16年,目前已发展林下黄连2500余亩,累计投资600余万元。园区通过劳务带动和流转土地方式,带动周边60户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
近年来,东风村按照“企业+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大力发展黄连种植,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黄连生长周期长,以前我不敢种。现在政府出台各项奖补政策,加上村上的大力支持,种植成本大幅减少,黄连市场行情也稳中向好,绝对能赚钱。”基于好政策,东风村村民郑宁虎今年种植了210亩。
在郑宁虎的林下黄连基地里,20余名工人正对新培育的黄连进行除草,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锄头撞击声错落交织,响彻山林,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农村就业门路少,黄连种植不论是清理林地、栽苗补苗、施肥都需要大量人工,160元一天,还管饭,光务工我就能挣5300多元。自己的山林租出去也是一笔收入,不用出远门就能挣钱了。”村民王和生介绍。
林下种黄连,不仅不占地,而且资金投入少,只需一年除两次草。经济效益上,黄连亩产最低可达150公斤,按最低价每公斤300元计算,亩收入达4.5万元。“只要勤劳,百姓就能挣到钱。”驻村第一书记江涛告诉记者,东风村有21余户村民在林下种植黄连4000余亩。
“仅靠售卖药材,附加值较低,我准备再建一个药材加工厂。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黄连的流通和销售,提高种植户的收入,还可以带动周边的村一起发展。”黄连种植大户骆锡均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
为加快特色产业的后期开发和利用,东风村抢抓时间建设瓷器沟防火通道,改善木扒湾、两点凹黄连基地基础设施条件。引进黄连种植龙头企业,成立东风村黄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新型经营模式,健全完善经营主体与农户的联结机制,确保农户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以‘猪、药、芋’为主导,立足村情实际,大力推进产业融合、文旅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山上种黄连 山下建园区’一二三全产业链,把农民稳定镶嵌在产业链上,致力打造中药康旅示范村。”东风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喜表示。
盛夏时节,在镇坪县钟宝镇东风村木爬湾林下黄连现代农业园区,2500余亩林下黄连顺坡生长,长势喜人。
“去年一年,因种植黄连,中药材奖补资金就有70多万元,今年准备再新增300亩。”8月2日,镇坪县木爬湾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张乐君说。张乐君从事林下黄连种植16年,目前已发展林下黄连2500余亩,累计投资600余万元。园区通过劳务带动和流转土地方式,带动周边60户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
近年来,东风村按照“企业+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大力发展黄连种植,健全产业联农带农机制。“黄连生长周期长,以前我不敢种。现在政府出台各项奖补政策,加上村上的大力支持,种植成本大幅减少,黄连市场行情也稳中向好,绝对能赚钱。”基于好政策,东风村村民郑宁虎今年种植了210亩。
在郑宁虎的林下黄连基地里,20余名工人正对新培育的黄连进行除草,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锄头撞击声错落交织,响彻山林,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农村就业门路少,黄连种植不论是清理林地、栽苗补苗、施肥都需要大量人工,160元一天,还管饭,光务工我就能挣5300多元。自己的山林租出去也是一笔收入,不用出远门就能挣钱了。”村民王和生介绍。
林下种黄连,不仅不占地,而且资金投入少,只需一年除两次草。经济效益上,黄连亩产最低可达150公斤,按最低价每公斤300元计算,亩收入达4.5万元。“只要勤劳,百姓就能挣到钱。”驻村第一书记江涛告诉记者,东风村有21余户村民在林下种植黄连4000余亩。
“仅靠售卖药材,附加值较低,我准备再建一个药材加工厂。这样不仅可以促进黄连的流通和销售,提高种植户的收入,还可以带动周边的村一起发展。”黄连种植大户骆锡均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
为加快特色产业的后期开发和利用,东风村抢抓时间建设瓷器沟防火通道,改善木扒湾、两点凹黄连基地基础设施条件。引进黄连种植龙头企业,成立东风村黄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新型经营模式,健全完善经营主体与农户的联结机制,确保农户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以‘猪、药、芋’为主导,立足村情实际,大力推进产业融合、文旅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山上种黄连 山下建园区’一二三全产业链,把农民稳定镶嵌在产业链上,致力打造中药康旅示范村。”东风村党支部书记张永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