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生态茶园“钱”景好
本报记者 张恒
5月17日,在岚皋县东均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茶园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茶园里,城关镇竹林村64岁的村民杨佩芝带着孙女正在采茶。
“孩子爸爸在县城做木工,妈妈在外打工,我有时带孩子来园里采茶,看娃的同时顺便也挣点零花钱。”杨佩芝说,今年茶叶采摘期,她平均每天能挣五六十元。
在茶园里采茶的贾永安是岚皋县城人,他说:“我喜欢喝茶,采茶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出点加工费,喝自己亲自采摘的茶感觉更舒心。”
在东均公司的茶叶生产车间,嫩绿的茶叶经过在锅中上下翻炒,茶香四溢。“采摘的新叶经过挑拣后,统一送到制茶车间,再经过层层工艺,加工制作成春茶。”公司负责人张宗波告诉记者,手工制茶主要分为杀青、揉捻、烘干三步,制茶时要时刻把握力度、时间和温度,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有炒、炒中有揉,才能把茶叶炒好、制好。
“公司在城关镇竹林村已建成高标准茶叶园区400余亩,在蔺河镇和平村建成高标准茶园100亩。去年加工鲜叶12吨,产值480万元,净利润72万元。”张宗波说,近年来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的方式,与当地农户签订了产业帮扶协议,累计带动农户182户575人,其中直接带动困难户91户285人,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
5月17日,在岚皋县东均茶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茶园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茶园里,城关镇竹林村64岁的村民杨佩芝带着孙女正在采茶。
“孩子爸爸在县城做木工,妈妈在外打工,我有时带孩子来园里采茶,看娃的同时顺便也挣点零花钱。”杨佩芝说,今年茶叶采摘期,她平均每天能挣五六十元。
在茶园里采茶的贾永安是岚皋县城人,他说:“我喜欢喝茶,采茶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出点加工费,喝自己亲自采摘的茶感觉更舒心。”
在东均公司的茶叶生产车间,嫩绿的茶叶经过在锅中上下翻炒,茶香四溢。“采摘的新叶经过挑拣后,统一送到制茶车间,再经过层层工艺,加工制作成春茶。”公司负责人张宗波告诉记者,手工制茶主要分为杀青、揉捻、烘干三步,制茶时要时刻把握力度、时间和温度,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有炒、炒中有揉,才能把茶叶炒好、制好。
“公司在城关镇竹林村已建成高标准茶叶园区400余亩,在蔺河镇和平村建成高标准茶园100亩。去年加工鲜叶12吨,产值480万元,净利润72万元。”张宗波说,近年来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的方式,与当地农户签订了产业帮扶协议,累计带动农户182户575人,其中直接带动困难户91户285人,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