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代表委员话“三农”
  “苹果革命”助力山区脱贫
  省人大代表、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西古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郝春侠:近些年来,西古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方面,村上依靠良好的自然生态,发展起了绿色有机产品。随着一批惠农政策项目的支持,西古庄村更新了苹果品种,提升了管理水平,建起了高标准苹果示范园,苹果面积发展到1602亩,2020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2970元,比20年前翻了两番。为带动群众增收,村上成立文王山果业专业合作社,组建起技术服务队、劳务服务队、电商平台,建成了1000吨的苹果气调果库,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的服务。
  筑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基
  省人大代表、宜君县县长曹全虎:在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宜君作为国定贫困县,始终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同全国其他区县一样,现在的宜君县农村民生显著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也感受到了政策所带来的温暖。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宜君将立足宜君实际,推动绿色发展,做到“三个围绕”:围绕高质量发展,狠抓特色现代农业、避暑康养、食品医药和绿色能源四大产业集群,通过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环境、大抓落实,持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筑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基。
  促进陕西果业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常委、咸阳市副市长程建国:构建技术支撑、产业、生产管理、经营、保障等八大体系,解决品种推广、果园管理、商品率提升等问题。不仅要集中技术力量,发展苗木产业,打造果苗生产强省,满足我省果业自身发展的苗木需求,还要建好示范园,让散户果农现场学习果园管理,产出好产品,卖上好价钱。
  确保村民出行安全
  省政协委员、陕西中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浩:目前我省部分农村道路车多、路窄、弯急、坡陡,道路通行条件差,公路基础设施不完善。建议政府增加对乡道、村道的建设投入,特别是加大对现有路面的加固维修、养护维修等工作,在危险路面、急弯、人群集中出入地区增设警示标志,落实好道路养护责任制,保证乡村道路通畅和村民出行安全。
  (记者 赖雅芬 整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