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母亲的腊八粥
  􀳀程毅飞

  在老家,“腊八”这天,家家户户要做腊八粥。
  做腊八粥的食材就近取得,无非是莲子、红枣、栗子、豆子之类。每到腊八节前夕,母亲就开始准备熬腊八粥的原料,每一颗莲子、红枣都是她精心挑选的,她常说“好枣好莲,好运好年”。所以每年的腊八节,腊八粥总是牵动着我的思绪。
  母亲是做腊八粥的高手。记忆中,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天刚麻麻亮,母亲便轻手轻脚溜下炕,抱柴生火,烧锅煮料,在灶房忙活起来。母亲做腊八粥极有耐心,一招一式像是在照顾自己的孩子。她先将红豆、绿豆、栗子这些比较耐煮的食材下锅,小火熬煮。待这些食材一个个张开“小嘴”,再加入磨碎的苞谷、红枣等,文火慢熬细煮,并用长勺不停地搅动,以防粘锅。
  香味升腾,穿堂入室,一直飘到炕头。我一骨碌爬起来,草草洗把脸,来到灶房,寸步不离地跟在母亲身后问:“快好了吗?”母亲笑着说:“快了,快了。”听着锅里“咕咚咕咚”的响声,望着热腾腾的粥泛起的泡泡,闻着从锅沿飘来的粥香,母亲一边忙着,一边给我们讲有关腊八节的故事。每次讲完,母亲总不忘补上一句:“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在雾气弥漫中,揭开锅盖,只见腊八粥晶莹剔透,红中透着白,白里染着黄,黄中泛着绿。单是看上一眼,就让人神清目爽,心旷神怡。
  熬好的腊八粥,先端给父亲,再给邻居送一碗。做完这些,母亲才开始给我们盛粥。我们早就垂涎欲滴了,争先恐后地奔向桌旁,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碗腊八粥下肚,还想再吃一碗,直到肚皮鼓囊囊了,才一步一颠地离开。
  吃了腊八粥,离过年就不远了,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对忙碌了一年的乡下人来说,采购年货是一年中最隆重最开心的事情,不得有半点马虎。山货土产要置,烟酒副食要买,灯笼门神要接,鸡鸭鱼肉要有……自家有的,要归拢;自家没的,要采购。人们忙得脚打后脑勺,但都面带笑容,喜气洋洋。
  如今,过腊八节吃腊八粥已是稀松平常的事了,母亲也离开我们两年多了。每到腊八节,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眼前浮现出老灶台前母亲忙碌的身影。她那娴熟的一招一式,一经搅动,便会飘出浓浓的香味,唤起我暖暖的记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