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老宅情怀


杨波
初冬里的一天,天气放晴,天空瓦蓝,难得好天气。吃完午饭,我和母亲商量着出去走走。自从父亲生病后,一家人好久没有外出了。
去远处时间来不及,父亲身体吃不消。“回老宅?”儿子兴奋地说。“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父亲高兴地赞许。我知道父亲一直在念叨老宅,很想回去看看,更想站在田垄旁,看看那绿油油的麦田。
驱车北上,塬上田野碧绿,阳光照在身上暖烘烘的。老宅的院子里杂草丛生,没有了耀眼的绿色,只有一地的落叶。父亲拉了一把藤椅出来,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母亲拿了笤帚从里屋扫到屋外,从门后掠过门前,不放过老宅的任何一个角落。我拿了剪刀去修理院子里的树干。儿子拿出笼子收拾落叶。
每年夏天,父亲和母亲都要回老宅住上几个月。我每次回去,母亲天天说村里的人和事,毕竟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有许多割舍不了的感情。父亲则是和村里的老伙计喝茶下棋,聊聊谁家果园丰收、谁家孩子上学。有时偶遇老同学,自然要好好叙旧。
每到秋天收获的时候,母亲都要催促我去敲大枣、摘石榴、夹柿子。每次回老宅,花费的油钱都够买这些东西了,但在母亲看来自家产的都是宝。
太阳掠过树梢,青苔铺满了院子,我们把落叶堆放在西屋。父亲巡视了老宅内外,瞅遍了屋上的蓝瓦青砖。“这屋还能再住上30年!”父亲斩钉截铁地说。
老宅周围的槐树高过屋顶,把房子罩在其中。夕阳的余光从树叶间穿过,星星点点落在院子里。一阵微风吹过,树叶“沙沙”地响。落叶随之在空中飞舞,飘落在长着青苔的地上。
出了老宅,自然是往麦田方向走。这是一大片冬小麦,今年大旱,小麦减产,收成自然没有往年多。看见郁郁葱葱的麦苗,父亲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人到中年,事业的艰辛、儿女的成长、父母的年迈,这些都让我感触颇多。我越来越觉得,家人的安康才是最大的快乐。陪父母回老宅、看麦田,也算是儿女尽孝的一种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