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当年寒冬至
丁继坤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不知不觉中,冬至悄然而来。
我的故乡在黄河岸边,每年一到数九寒天的冬至时节,凛冽的西北风刮过后,气温急剧下降到零度以下。当那“一九、二九闭门暖手……”的农谚响彻耳旁时,人们就知道寒冷的冬天到来了。
小时候,乡村冬至后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铺天盖地的雾气,将山川、河流、村庄、树林包裹得严严实实。它与天地、山水相连,像仙境,似迷宫,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太阳出来了,一轮红日驱散了雾气,山河、树林、村庄宛如一幅古朴淡雅的风景画,在阳光的照耀下,露出了真面目。
故乡韩城的冬至节气,有给祖先祭献臊子馄饨和烧寒衣的风俗。一大早,人们在吃早饭时,先把第一碗馄饨祭献给祖先,然后到门口跪拜烧寒衣。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冬日虽寒,却孕育生命之花果;春天在望,须思考新年之目标。这是告诫子孙后代不忘祖先、担当责任的历史使命。
冬至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每当大雪封门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取暖唠家常。父亲讲述着春种秋收的酸甜苦辣,盘点当年的丰收果实,谋划来年的计划打算;母亲坐在炕上穿针引线,缝织着全家人过节的新衣服;我和姐姐拿着玉米面馍在火炉边烧烤。一会儿,香喷喷的味道就沁入鼻孔,令人垂涎欲滴。这时,大家拿起食物,津津有味地吃在嘴里,甜在心头……在寒冷的冬季,一家人置身于浓浓的亲情之中。
那时候,我们这些放了寒假的调皮孩子在家里待不住,经常跑到生产队里的饲养室取暖。因为生产队为了确保耕牛等牲口安全过冬,在饲养室里盘了个大炉子。饲养员把火烧得旺旺的,吸引了许多农家闲人谝闲取暖。有一位饲养员我叫他四哥,是一位能说会道的文化人。他说话妙语连珠,有一定的演讲技巧,把故事情节讲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我们听得忘记了回家,忘记了吃饭。有时,当大家听到入迷处,一句“要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让我们意犹未尽。还有一些爱好下象棋的村民,在饲养室里摆开“战场”,“杀”得难分难解,吸引很多象棋爱好者观战。饲养室这个能取暖的公共场所,成了庄稼人冬闲时的俱乐部。
如今的冬天,家里虽然有暖气、空调等取暖设施,但我还是怀念过去大家围火炉说说笑笑的生活,让人回味无穷。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不知不觉中,冬至悄然而来。
我的故乡在黄河岸边,每年一到数九寒天的冬至时节,凛冽的西北风刮过后,气温急剧下降到零度以下。当那“一九、二九闭门暖手……”的农谚响彻耳旁时,人们就知道寒冷的冬天到来了。
小时候,乡村冬至后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铺天盖地的雾气,将山川、河流、村庄、树林包裹得严严实实。它与天地、山水相连,像仙境,似迷宫,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太阳出来了,一轮红日驱散了雾气,山河、树林、村庄宛如一幅古朴淡雅的风景画,在阳光的照耀下,露出了真面目。
故乡韩城的冬至节气,有给祖先祭献臊子馄饨和烧寒衣的风俗。一大早,人们在吃早饭时,先把第一碗馄饨祭献给祖先,然后到门口跪拜烧寒衣。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冬日虽寒,却孕育生命之花果;春天在望,须思考新年之目标。这是告诫子孙后代不忘祖先、担当责任的历史使命。
冬至过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每当大雪封门的时候,全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取暖唠家常。父亲讲述着春种秋收的酸甜苦辣,盘点当年的丰收果实,谋划来年的计划打算;母亲坐在炕上穿针引线,缝织着全家人过节的新衣服;我和姐姐拿着玉米面馍在火炉边烧烤。一会儿,香喷喷的味道就沁入鼻孔,令人垂涎欲滴。这时,大家拿起食物,津津有味地吃在嘴里,甜在心头……在寒冷的冬季,一家人置身于浓浓的亲情之中。
那时候,我们这些放了寒假的调皮孩子在家里待不住,经常跑到生产队里的饲养室取暖。因为生产队为了确保耕牛等牲口安全过冬,在饲养室里盘了个大炉子。饲养员把火烧得旺旺的,吸引了许多农家闲人谝闲取暖。有一位饲养员我叫他四哥,是一位能说会道的文化人。他说话妙语连珠,有一定的演讲技巧,把故事情节讲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我们听得忘记了回家,忘记了吃饭。有时,当大家听到入迷处,一句“要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让我们意犹未尽。还有一些爱好下象棋的村民,在饲养室里摆开“战场”,“杀”得难分难解,吸引很多象棋爱好者观战。饲养室这个能取暖的公共场所,成了庄稼人冬闲时的俱乐部。
如今的冬天,家里虽然有暖气、空调等取暖设施,但我还是怀念过去大家围火炉说说笑笑的生活,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