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娘和她的庄稼地
李义军
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庄稼地里辛勤劳作了一辈子。
记得小时候,每年正月十五刚过,娘就在绿油油的麦田里忙碌起来了。锄头在娘的手中起起落落,杂草除掉了,泥土松软了,麦苗儿精神抖擞地舞动了,娘的脸上也乐开了花……等到微风吹来,麦浪滚滚,遍地金黄,全家人抓紧时间收获庄稼。在经历了挥汗如雨的割麦、打捆、人拉车运输等一系列动作后,娘总会带上我去打扫“战场”——拾麦穗。毒辣辣的太阳,刺扎扎的麦芒,加上我不停地抱怨,丝毫没有让娘停止忙碌。地头间堆起了“小山”,娘指着“小山”开心地对我说:“这就是你们书本上写的颗粒归仓呀!”
一场雨水过后,玉米苗破土而出,节节蹿高,俨然一排排整齐列队等待着检阅的士兵。娘从一行行玉米苗中走过,若发现哪一段缺了苗,就赶紧想办法补上。挖坑、补苗、培土、浇灌,再覆盖上薄薄的一层土,每一个步骤都不敢懈怠。补栽的秧苗一棵棵茁壮成长,娘却生病了。当我责怪娘这样做不值得时,娘语重心长地说:“庄稼活关系咱农民的脸面儿,侍弄好了咱腰杆儿挺直,心里踏实!”
等到玉米长成一筷子高时,施肥的时间就到了。往往是娘施肥,爹和我拿锄头松土、覆盖肥料。爹有一身力气,干活利索,但他最大的缺点是干活粗糙,常常被娘指出肥料没盖住、根土没拥到位等问题。爹也不言语,全部按要求重新做好。
北方的七八月很少下雨,干旱让玉米叶子变得卷曲,长势也让人发愁。每当这时,娘就要张罗着浇地。闷热的天气,刺刷刷的玉米叶,让穿梭在玉米地里的娘格外难受。但每逢旱年,娘都要给玉米地浇上两三次水,每次刚浇完,已经疲惫不堪的她还要踏着泥泞进地里走一遍,想方设法把空余的水引到没有浇上水的地方。娘的这股认真劲儿让我心生敬意。每次回老家,我和娘一起去地里劳动,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马虎。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些庄稼在娘的心里金贵着呢!
去年,娘不顾我强烈反对承包了邻居的一大片地。收获时节过后算好账,娘叹息着直摇头。但看到家里粮食堆满仓,她还是开心地说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日子多美!”
娘老了,但是娘依然站在深秋的暖阳里望着那一片庄稼地。地里嫩绿的麦苗儿挥舞着手,像是在给娘打招呼。此时,我分明看到娘脸上的皱纹比往日多了许多……
岁月无声,娘踏实地侍弄着一茬茬庄稼,坚守着农民的质朴与本分,心满意足地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庄稼地里辛勤劳作了一辈子。
记得小时候,每年正月十五刚过,娘就在绿油油的麦田里忙碌起来了。锄头在娘的手中起起落落,杂草除掉了,泥土松软了,麦苗儿精神抖擞地舞动了,娘的脸上也乐开了花……等到微风吹来,麦浪滚滚,遍地金黄,全家人抓紧时间收获庄稼。在经历了挥汗如雨的割麦、打捆、人拉车运输等一系列动作后,娘总会带上我去打扫“战场”——拾麦穗。毒辣辣的太阳,刺扎扎的麦芒,加上我不停地抱怨,丝毫没有让娘停止忙碌。地头间堆起了“小山”,娘指着“小山”开心地对我说:“这就是你们书本上写的颗粒归仓呀!”
一场雨水过后,玉米苗破土而出,节节蹿高,俨然一排排整齐列队等待着检阅的士兵。娘从一行行玉米苗中走过,若发现哪一段缺了苗,就赶紧想办法补上。挖坑、补苗、培土、浇灌,再覆盖上薄薄的一层土,每一个步骤都不敢懈怠。补栽的秧苗一棵棵茁壮成长,娘却生病了。当我责怪娘这样做不值得时,娘语重心长地说:“庄稼活关系咱农民的脸面儿,侍弄好了咱腰杆儿挺直,心里踏实!”
等到玉米长成一筷子高时,施肥的时间就到了。往往是娘施肥,爹和我拿锄头松土、覆盖肥料。爹有一身力气,干活利索,但他最大的缺点是干活粗糙,常常被娘指出肥料没盖住、根土没拥到位等问题。爹也不言语,全部按要求重新做好。
北方的七八月很少下雨,干旱让玉米叶子变得卷曲,长势也让人发愁。每当这时,娘就要张罗着浇地。闷热的天气,刺刷刷的玉米叶,让穿梭在玉米地里的娘格外难受。但每逢旱年,娘都要给玉米地浇上两三次水,每次刚浇完,已经疲惫不堪的她还要踏着泥泞进地里走一遍,想方设法把空余的水引到没有浇上水的地方。娘的这股认真劲儿让我心生敬意。每次回老家,我和娘一起去地里劳动,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马虎。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些庄稼在娘的心里金贵着呢!
去年,娘不顾我强烈反对承包了邻居的一大片地。收获时节过后算好账,娘叹息着直摇头。但看到家里粮食堆满仓,她还是开心地说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日子多美!”
娘老了,但是娘依然站在深秋的暖阳里望着那一片庄稼地。地里嫩绿的麦苗儿挥舞着手,像是在给娘打招呼。此时,我分明看到娘脸上的皱纹比往日多了许多……
岁月无声,娘踏实地侍弄着一茬茬庄稼,坚守着农民的质朴与本分,心满意足地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