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看瓜


张秋宪
赤日炎炎,每每看到西瓜,小时候看瓜的情景就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时候,逢春末夏初之际,父亲会在离家一里多远的北边田地里种上西瓜。暑假,满地的西瓜相继成熟,为防止顽童和黄鼠、猹等野生动物糟蹋西瓜,我们这些孩子就承担起看瓜的重任。瓜熟之前,父亲会在瓜地里搭建一个瓜棚,供我们看瓜吃住。一进瓜地,我们都“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平时很少回家。每到饭时,母亲会给我们送来饭和水。
白天,我们手拿木棍在瓜地里转腾、巡逻,如果一切“平安无事”,就在地里掐瓜蔓、压瓜蔓,最有意思的是挑选采摘成熟的西瓜。辨别西瓜是否成熟,我们通过大人点拨和自己多次挑选、反思,总结出只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的西瓜就成熟了:一是瓜蒂干了,手一摸就脱落;二是用手拍瓜,听到“木、木”的声音;三是西瓜和瓜蔓相连的把柄上没有茸毛。我们把成熟的西瓜小心翼翼地摘下来,一个一个地抱出西瓜丛,整整齐齐地摆在瓜庵的床下。
日上中天,父亲拉着架子车来到瓜地,我和哥哥帮父亲把已经摘下来的熟瓜一个一个地装上车子,再帮父亲把车子推出地头。父亲停下车,把肩上的拉绳抡过头顶,缠在车辕上,取下夹在耳朵上的旱烟卷,转身望了一眼瓜地,然后对我们说:“我去卖瓜,你们快回去看瓜,渴了就吃床底下的瓜。”父亲叮咛一番后,转过身,用右手把缠在车辕上的拉绳拽下来,抖了抖绳子,从头顶拉过去,斜挎在左肩上。两只手紧握车辕压平车身,父亲上身向前一倾,架子车“咯吱咯吱”地走了,拉绳勒进他的汗衫,形成一条狭长的小沟。
看瓜的难点在夜晚,因为夏季白天炎热,夜晚凉爽,这时候,野生动物和逮蝎子的顽童时常出没,侵犯瓜地。夜晚来临,我和哥哥手拿木棍,带着小狗“虎子”先绕瓜地周围转一圈。然后,哥哥一人在地西头,我和“虎子”在地东头,分别负责西瓜安全。
宁静的夜晚,一阵清凉的风吹过,地北头的梧桐树沙沙地说着梦话,栖息在树梢的燕雀惊叫一声,飞向远方,叫声划破夜空,引来几声蝉鸣,“虎子”蹲在地上,侧着脑袋,竖起耳朵,聆听着周围的动静。突然,它站起身,摇着尾巴,盯着瓜地东北角不停地狂叫,“嗖”的一声,像离弦的箭飞向瓜地东北角。“虎子,回来!快回来!”我屏住呼吸小声地叫,我的心“咚咚”地跳个不停,感觉心脏快要跳出胸口。“虎子”这样跑出去可能会被偷瓜的贼打伤,或者被野生动物咬伤,它和我朝夕相处,是我最忠诚、最亲密的伙伴,我不能让它受到伤害。
我们的职责就是看瓜,如果有人或者动物糟蹋西瓜,而我们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临阵退缩,那怎么对得起早出晚归、不畏酷暑、饱受艰辛的父亲。想到这里,我大喊一声:“有情况!”然后顺着“虎子”的路线飞跑而去。不知“虎子”看到了什么,反正,我和随后赶来的哥哥都没有看到异常情况。我们虚惊一场后,继续在瓜地两头“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