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插秧
  叶梅

  80后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门前的那一洼秧田是我记忆深处的乐园,记载着我童年成长的点点滴滴。
  每一年的初夏,秧田里是极其热闹的。谁家要插秧,亲帮亲、邻帮邻,一点都不含糊。大人小孩不约而同卷起裤管,“噗里噗通”下到田里,很自然地排成行,弯下腰开始劳作。大人在前面插秧,小孩跟在大人后面,有模有样学起来。水田里热闹一片,大家在欢笑中展望着下一季的丰收。
  插秧是很苦累的农活,不仅要经受日晒雨淋、蚂蟥叮咬,还要忍受腰酸背痛。此外,插秧季节性很强,秧苗长到一定高度,必须及时栽种到水田里,否则就会影响收成。记得有一年,我家插秧,一大早,亲戚邻居都来帮忙,可惜天公不作美,不到中午就刮起了大风,还下起了小雨。五月的天,还不是很暖和,特别是一阵风刮过,大家在水田里被冻得瑟瑟发抖。尽管,爸妈再三叮嘱大家回去歇息,等雨停了再干活,但没有一个人提前回家。那样的情景,多年以后仍然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小时候胆子小,轻易不敢下到水田里,怕被虫子咬。有一次,我鼓起勇气,下田插秧。别人插秧苗那么容易,不一会满田的秧苗绿油油、齐整整“站”成队,俨然一支意气风发的新兵等待检阅。再看看我,田里的秧苗东倒西歪,乱成了一片,很多秧苗还被我扯断,我沮丧地站在水田里“哇哇”大哭起来……
  记忆中,年迈的爷爷搬个小凳子坐在田埂上,用拐杖指划着,耐心教导我和弟弟插秧。“要想把秧苗插得又快又好,左手拿的秧苗不要太多,手掌刚好握住,右手食指和拇指分秧才能快。插秧时,眼睛往前看,株与株之间的距离才能均匀、行距才能合适,秧苗才能很好吸收到阳光。最关键的一点是秧苗插入泥里要适中,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秧苗很多天不能泛青,甚至会死掉;太浅,秧苗站不稳,一刮风或田里放水就会倒掉,漂浮在水面,要重新补栽,浪费很多时间。”十多年过去了,耳边还不时响起爷爷亲切的教导。如今,我和弟弟都已经读完大学,成家立业。家乡的那块秧田还是记忆中的样子,一如既往地收获着春华秋实。
  又是插秧季,田野里脆嫩的秧苗,在“呱呱”的蛙声中拔节疯长,在阵阵暖风中荡起层层绿浪。一洼洼秧田,像一面面镜子,在阳光下泛起耀眼的光芒。农人挑起一担担满满的秧苗,晃悠悠地来回行走在田埂上……
  望着眼前的情景,我感觉又回到童年。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块“秧田”。我们在那里挥洒汗水和欢乐,播种希望和梦想,收获成功和幸福。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