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产业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商洛报道组记者 武强
  4月10日上午,我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丹凤县棣花镇。
  棣花镇位于丹凤县城西15公里处,古时为六百里商於古道上的棣花驿,也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当天下午,在副镇长李昱澎的带领下,我来到这次蹲点采访的地方——棣花镇两岭社区。
  两岭社区于2014年10月由原巩家湾村和两岭村合并而成,辖18个村民小组1144户3322人,在册建档贫困户244户821人。2018年,两岭社区脱贫104户347人,2019年计划脱贫20户56人。
  两岭社区贫困群众能否过上小康生活,除了依托棣花镇乡村旅游的辐射带动,关键在于当地的产业发展。“没有产业支撑,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持续的。”我在这里蹲点采访15天,采访了两岭社区二组63岁贫困户周书抗、四组贫困户李玉林、在鑫垚农业打工的贫困户巩军亮等人,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两岭社区在产业选择上,充分尊重贫困户的意见,选择贫困户想干、会干、能干的产业项目,并给以一定扶贫资金补贴,发展中药材281亩、核桃1800亩。对于不适合一家一户发展的项目,该社区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让贫困户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并稳定增收。目前,万湾水杂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7户贫困户增收、鑫源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带动38户贫困户增收、商洛市鑫垚农业巩家湾双孢菇基地带动贫困户20户90人增收。
  商洛市鑫垚农业双孢菇生产基地负责人巩水和说:“两岭社区建有双孢菇房50棚,目前堆肥发酵的36棚已出菇,每天出菇1~2吨,人均每年增收2500元。”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