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扶贫模式”的宜川实践


延安报道组记者 程立忠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后,我在宜川县蹲点采访脱贫攻坚工作。从王湾村、啊道村再到昝家山村,无不例外,它们都找到了适合自身产业发展的道路。
王湾村以“支部+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利用大棚瓜菜种植产业,建立脱贫示范基地,积极鼓励帮助贫困群众在企业就近就业,支持贫困户用土地或扶助资金入股,获得分红利金,从而脱贫致富。
同样,啊道村以“支部+能人大户+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让大棚瓜菜种植户通过技术指导、棚内田间作业辅导等形式增加收入,逐步退出贫困。
在昝家山村,多数村民因为居住在山上,产业单一,贫困发生率高。该村通过移民搬迁工程,依托壶口瀑布景区旅游业的带动,以“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安排贫困户经营民宿、进入合作社打工、入股合作社,使其逐步摆脱贫困。
今年4月中旬,宜川县47个村全部脱贫,同时也退出了“国家级贫困县”的行列,成为延安市以产业发展摆脱贫困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