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为爱承担


王峰
2017年春节期间妻弟在老家办婚礼,我写的致辞受到亲戚朋友的好评。“同梦同声更同德、联手联心更联志、相思相亲更相爱。”这是对新人的期望,更是我和绒16年婚姻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和绒是经媒人介绍相识的,起初绒不同意,原因是找军人面临两地分居,牵涉二次就业。后来,碍于媒人的情面,绒勉强同意先交往。凭着军人特有的真诚和睿智,在经历了漫长而焦急的等待、距离加时空的考验之后,我俩最终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心心相印让我们面对生活之难不叫难,反而愈挫愈勇。我俩都是通过寒窗苦读才实现人生目标,骨子里那种遇到困难不服输、遇到挫折不低头的品质,使我们始终迎难而上。
绒对工作的要求很高。她是一名三甲医院的副主任检验技师,对每一次实验都严谨负责、一丝不苟,先后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12年6月,她被任命为新生儿筛查中心负责人,以实际行动感召和鼓励我,也要立足本职岗位,力争有所建树。她没有因为怀有身孕而请假,坚持上班至临产前20天;没有因为是军婚、军嫂,要求单位给予特殊照顾;没有因为进修扣奖金、条件差,而放弃到西京医院脱产进修一年的机会。她坚持带孩子学习小提琴长达6年,如今儿子懂事、有礼貌,上进心强,学习不断进步。绒总是对我说:“我想和你比翼双飞,想给儿子做个好榜样。”
绒对生活的要求很低。结婚时,我们没有自己的新房,也没有自己的家当,当她的同事得知所谓的新房是宿舍时,都无法理解,但绒却欣然应对:“老公经常不回家,我一个人单独住有点怕。”有了孩子后,我们在医院隔壁租了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我心里特别惭愧,绒反而安慰我:“住在外边,上班不方便。”其实绒何曾不想住上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呀!只是不想给我太多的压力。
绒对家庭的贡献最大。她和所有的军嫂一样,付出比收获多、承担比享受多。2009年4月1日晚,儿子在穿行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时,被急速而过的私家车撞到5米之外。绒第一时间报了警并迅速将孩子抱到医院抢救,等我急匆匆从部队赶到老家时,已是在8个小时之后,事故现场已勘察结束,双方责任也已厘清。不幸中的万幸,儿子只是受了皮外伤。我冲进病房后,儿子已经甜甜地睡着了,绒却因惊吓过度而虚脱,也挂着液体。看到我进来,绒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不停地滚落。我心如刀绞,绒却反复自责没有把孩子看管好。
爱屋及乌让我们处理家庭之累不言累,反而愈累愈悦。我俩从小受良好家风的影响,骨子里那种仁孝爱廉之心,始终在我们身上赓续传承。
亲密的婆媳关系更助感情甜蜜。自有了孩子之后,母亲就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帮助照顾孩子。12年来,绒和母亲亲如母女,没有红过脸,更没有顶过嘴。母亲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一辈子,厌恶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今年春节前,原本打算到部队过节的母亲听说机票比火车票贵,硬是不同意坐飞机。母亲临时变卦,让绒有点措手不及。情急之下,绒告诉母亲,飞机票打折比火车票还便宜,而且还比火车快。目不识丁的母亲信以为真欣然前往,弥补了没有坐过飞机的遗憾。每遇我休假回家,绒总会提议陪母亲回农村老家看看,还时常教育儿子:“尊重孝敬长辈,体贴体谅父母,赡养侍奉父母,是中华民族的好传统。爸爸不在家,我们更要对奶奶好。”
强烈的角色意识更有助婚姻美满。每遇有战友、朋友、老家亲戚咨询病症、问医寻诊,绒总能热情接待,想方设法答疑。同时,但凡老家亲戚谁家遇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绒总能按照风俗习惯送去祝福或哀思,从没有让我操过心。那年,父亲查出癌症时,我正筹备高原武器效能一事,得知消息后我悲痛欲绝、失声痛哭,绒安慰我:“作为儿子,你要带头稳住情绪,我们抓紧救治,不要告诉老人病情。”此后的五个月里,绒和姐姐带着父亲一直奔波在寻医治病的路上。父亲病逝时,我仍在部队,等我赶到蒲城老家时,绒和姐姐已经把丧事安排妥当。
无缝的交流沟通更助家庭幸福。相识至今,我们吵过架、红过脸、怄过气,为减少次数、降低伤害,我俩曾在结婚时就约法三章:发生以上问题不允许摔东西、不允许告诉双方家人、不允许隔夜化解矛盾。16年来,这个方法保证了吵架不伤感情、不损财产、不扰他人。为杜绝以上不愉快、不团结、不友好的事情发生,我俩还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此提示绒不要居功自傲、顾此失彼,警示我不要分心走神、贪图安逸。每次团聚,不管时间长短,我总会对绒大加赞赏一番,肯定她的成绩和付出,表扬她的孝顺和贤惠,稍带提几条意见建议。绒也不逊色,除给我做喜爱吃的凉拌菜外,还鼓励我要爱岗敬业、爱军精武。
16年来,从相识到相爱,从恋爱到婚姻,从二人世界到一家三口,我们之间都不曾相互给过对方承诺和保证,只是知道我们都彼此爱着对方,爱着这个聚少离多的家。16年来,因为爱,我们的理解在延伸、相思在延伸、感恩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