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向着希望大胆去“闯”




本报记者 辜希静 通讯员 邓永新 文/图
有这样一个汉子,他38岁时曾不慎被落石砸断腿,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凭着一股子韧劲儿,甩掉双拐,靠养殖改善生活,战胜蹉跎命运,他就是汉阴县双河口镇三柳村村民卢家友。
“18年前,我在山上挖石头时不慎被落石砸断左腿,丧失了劳动能力。那时我的小儿子才刚刚一岁,要不是妻子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照顾我,我很可能残疾了。”卢家友感叹到。
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卢家友逐渐恢复过来,可以干一些农活,农闲时还打些零工补贴家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45岁那年,老卢在金矿打工时又被压断右腿,而且第二次伤情要比第一次严重很多,县医院医生甚至建议老卢截肢,想到家里的顶梁柱要是截肢了,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妻子怎么也不答应截肢。于是,妻子把老卢转院送到西安红十字会医院,经过两个多月治疗,硬是保住了老卢的腿。可是加上后期康复治疗,家里的一点积蓄不仅全花光了,还欠了十几万元外债。2015年,由于这一情况,老卢一家被评为了贫困户。
不过,老卢不想依靠政府脱贫,他想通过双手摆脱贫困。为了还债,儿子早早地出门打工去了,留在家里的老卢通过艰苦锻炼终于甩掉了双拐,过上了正常生活。为了改善生活,老卢向亲朋好友借钱养鸡。“2015年,我在村上第一个养了500只土鸡,因为全都是用粮食喂的,不到年底,500只鸡就全卖完了,我就把规模扩大到2000只,希望能早点把账还完。”老卢如是说。
刚养鸡时,喂鸡的玉米需要老卢肩扛到承包的山上养鸡场,五六十斤玉米对正常人来说没啥大不了的,但对老卢来说很困难,他不仅腿上有伤,还需要过一条宽度超过8米、还没有桥的河坝,他为此吃了不少苦。后来,老卢养了一匹马,背粮食的重任就交给了马,山路上也就多了一人一马的场景。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来自建设银行的“第一书记”赵翔在村里办起了民宿旅游和农产品销售,试点不到一个月,老卢家的土鸡就卖出了几十只,再也不为销售发愁了。现在,老卢一家不但养殖了上千只鸡,还养了50多只羊和一头牛。前几天,老卢家母羊又生了6只小羊羔,新生命的诞生给老卢一家又带来新生活的希望。
去年,老卢家盖起了两层小楼,虽说家里因为建房和扩大养殖规模又欠了一些债,但家里的情况比前几年好多了,老卢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经过数据清洗,老卢一家于2017年底实现了脱贫。
“虽说老卢一家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一家人却不是找镇村干部帮扶,而是凭借自己的坚韧不拔战胜生活磨难。面对困难,老卢一家无惧无畏,几次遇挫都能勇敢面对,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努力着,家庭也由此摆脱了贫困。“就像老卢说的话:我不但要靠自己摘掉贫困帽子,还要过上更好的生活。”采访结束之际,谈到老卢,“第一书记”赵翔很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