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大美“江山”
    电力员工为江山村迁移线路。

    本报记者 王缠卫 通讯员 王世华 文/图
    10月23日,商洛市商州区腰市镇的江山村,苍松翠柏间掩着巨石,飞湍瀑流中映着奇峰,如同一座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迷恋其中。村庄里别墅式民居白墙红顶,掩映在花丛、竹林深处,脚下一泓清泉缓缓流过。房前屋后随处可见挂着红灯笼般累累硕果的柿子树,屋檐下挂满了成串的玉米,空气中弥漫着清新自然的气息。
    在村民周丹锋的家里,电磁炉、冰箱、空调、电视机等农电一应俱全,空调的暖风把客厅吹得暖意洋洋。他说,现在村子搞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户做饭都改成了用电或者天然气。
    2016年初,周丹锋借着江山村建设美丽乡村,游客越来越多的契机,他在家开办了“江山人家”农家乐,仅去年一年,就净赚5万多元。去年“十一”期间,他家最多一天接待了三四百位的游客,当时两口灶忙不过来,他又紧急买了两台电磁炉,才算把上门的游客招待周全。周丹锋说:“如今,电越来越好用,越来越充足,家里的几台电磁炉和所有家电都打开,也够用。”
    近年来依托党的好政策,在电力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江山村依托优美的自然资源,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劳务输出、光伏发电、种植业、农村淘宝等五大脱贫产业,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现代电气化新生活。
    江山村主任周英民介绍,当年的江山村交通不便,村民都是在泥巴路上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村里主要收入就是劳务输出和山里的刨食,日子过得艰难,村里的小伙子找个对象都困难。这几年,美丽乡村建设和电网升级改造让村子里的面貌大大改变。村里现有村民334户921人,其中有50户依靠景区开办了农家乐,去年仅此一项,便创收1500余万元。
    说起电力的服务,周英民更是赞不绝口。他说,村里的建设搞到哪里,电力服务保障就跟到哪里,平时群众家里有啥用电问题,打个电话,马上就上门解决。电力部门按照村里的旅游景区规划,把村里原来是35平方的裸铝线,更换为90平方的绝缘线。为了腾挪建设用地,原来10米高的电杆更换为12米。累计更换导线8000余米,更换电杆120余基。
    电网不断改造升级也让江山村动力十足。2012年,江山村全村人均收入1780元。到2016年,这个数字达到了6200元。现在江山村通上了动力电,电充足好用,村民们发展乡村淘宝、农家乐等产业信心更足了。
    夜幕降临,五彩的霓虹点亮了大山深处的美丽江山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充足的电力保障,让村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憧憬。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