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乡村道德建设的成功实践
——宜君县“迷家塔好人群体”探秘
    宜君县表彰“10·19”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群体。

    “10·19”中迷家塔村民、执勤交警和农业局干部正在实施救助。
    本报记者 王根平 通讯员 周培生 文/图
    宜君“10·19”助人为乐群体先进事迹经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报道后,迷家塔村扬名全国。10月23日,记者站在车翻倾倒苹果的现场,想象着当时40多位村民、干部们不顾寒天冷冻捡拾苹果、抱柴烤火看护现场过夜的感人场面。
    一个处在山洼零落的村子,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助人为乐的故事层出不穷,“急人所急、帮人所需”已成为迷家塔村民的自觉行动。一个村何以成为好人群体,记者带着疑问来到迷家塔及其邻村,走访乡镇、县有关部门,探寻“迷家塔好人群体”如何炼成。
    言传身教的美德传统
    “我们一家人,心比较软,只要遇到别人有难,肯定会伸出援手。”村支部书记叶茂发认的是最简单的理儿:“谁能保证自己不遇到点困难事,咱做点好事,一辈子平安。”
    其实,过去几十年,叶茂发一直在做好事。在他看来,捡苹果是最普通的一件,没想到这事却火了。
    叶茂发告诉记者,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他从电视里看到新闻后,第一时间在村委会门口的老核桃树上贴上村民自愿捐款倡议书,187户的小村庄,半天时间就募捐善款6500元,说起这事老叶很自豪,这事当时还得到县委组织部的表扬了。2015年的一天,叶茂发发现村里的贫困户张润池家的房子着火了,急忙叫上村上的党员丁智猛拿上水桶就往张家跑,边跑边让儿媳妇快叫村里人赶来救火。火是从房子里面烧起的,从外面泼水不起作用,老叶端来梯子就上到房顶,刚把瓦片掀开火苗就窜出把叶茂发的裤子烧着了。老叶顾不上烧伤的危险继续扑火,全村的男女老幼都赶来帮忙。后来,大火在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扑灭了。
    像这样全村都参与的事还有很多,对叶茂发来说,助人为乐是先辈留下的美德,一辈传一辈。2015年,黄陵县的一辆小轿车翻到路边的地里,司机昏迷不醒,叶茂发和大儿子开着农用车路过,二话不说,父子俩把司机抬到自己的车上,送往县医院抢救。“我现在都不知道那人叫啥名字,拉到半路人才醒来。”
    纯朴正直的良好村风
    迷家塔村的位置特殊,包茂高速和高速引线穿村而过,过往货车和客商川流不息,货车侧翻、人员受伤的事情在这里常有发生,出手帮人也就成了迷家塔村民的“家常便饭”。
    在村主任赵增勇家,一本没少翻看的《弟子规》放在茶几显眼位置。最近他关注着手机微信和各大网媒,仅以“拾苹不昧的宜君好人”为题就已刷屏,“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尽所能伸出援手。”赵增勇对记者说道。
    从他家出来走到村里的巷道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彩绘设计引人注目,二十四孝介绍图文并茂的一字排开。几个村民正围观议论,点评夸赞。
    醒目的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家文化推广会不仅表彰好人好事,也批评不良习气和歪风邪气,宣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农民话说“农村事议农村理,搭起了干群连心桥”。
    良好的村风造就了迷家塔淳朴的民风,“十里八乡的,只要讲到迷家塔,都说这儿的人能吃苦、讲理。”50多岁的村民石满星记得,2005年自己到陕北神木打工,媳妇一个人在外村包地种了5亩麦子,等收麦季节来临时媳妇犯愁了,村里人知道这事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自发来帮忙,一天时间就把5亩地的麦子抢收回来了。石满星是“10·19”助人为乐群体中的重要一员,连上这次,今年他已是第3次参加救助别人做好事了。
    帮助他人是幸福的事
    45岁的张瑞林虽是村里的贫困户,但并没有阻挡住他做好事的脚步。只要听到需要人手出力帮忙时,张瑞林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张瑞林说,父辈一直教育他,为人要善,为家要和,邻里帮忙永远是第一位。这样的家训,他会一直传下去。张瑞林说:“现在国家政策好,政府帮我,县城配有78平方米的安置房,通过扶贫贷款媳妇有自己的鞋店,所以要懂得感恩。别人有困难了,我遇见了就得帮,帮完别人心里总是高兴的。”这一番朴实的语言如冬日暖流沁入心田。
    今年5月1日的下午,位于包茂高速宜君收费站附近,一辆满载煤块的车发生侧翻,把一名骑摩托车的年轻人压埋在下面,只见摩托不见人。村民赵增虎、杨明书、李军强等六七个村民发现。大家二话没说,立即放下手中的工具,一边用手刨,一边喊叫村上的人拿工具来帮忙。不到10分钟时间,将压得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的年轻人救了出来,并火速送往当地医院。治愈出院以后,年轻人感动地说,是迷家塔人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当记者要采访这些村民时,大家几乎发出的是同一个声音,正如“10·19”群体成员杨根喜说过的话:“在家门口帮别人是应该的,人家平平安安地走了,自己心里也安然也高兴。”
    村道上是那样干净,全都是硬化路面,褐红色的树叶仿佛初升的太阳,娇艳清新。街巷两旁杨柳依依,柳絮轻拂,如同羞涩的少女,婀娜娉婷。村广场顶端飘扬着一面鲜艳的红旗,村委会门口的上方,“为人民服务”五个鎏金大字格外醒目。“全村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在村民眼里,这也是迷家塔村的“名声”。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