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他的身影,留在群众的心坎里


本报记者 李孝清 通讯员 秦纯 文/图
2016年12月27日星期二,这天是社区服务中心集中办公日,平利县正阳镇张家坝村支部成员刚开完会,冷不丁闯进一位老妇人,径直走到该村“第一书记”县人社局副局长王建春面前,将一塑料袋山板栗往他怀里一塞,笑眯眯地盯了半晌说道:“昨晚我还梦到你了!”
怎么回事儿?众人一愣,眼光齐刷刷投向这个不速来客:她是五组村民张昌军的遗属杨伦翠。
杨伦翠,虽说有点智障,可整天忙忙碌碌不停歇,她管理茶园两亩,种地3亩,60多岁瘦弱的身躯还喂了两头大肥猪,同样弱智的儿子早出晚归在一组的养殖公司打临工自食其力。前不久,杨伦翠一家刚搬进新房,丈夫没能抗过病魔,撇下孤儿寡母驾鹤西去,使本来有所好转的家庭又陷入重重困难。在入户走访中,王书记看到杨家母子简陋将就的床榻,暗暗记在心里,不几日,一辆三轮车驮着两张绵包床架和棕板床停在杨家门前,王书记和村干部齐动手,很快帮杨氏母子支好床铺好被。当然,这其中“蹊跷”只有村支书张凤宝心里清楚,爱开玩笑的他此时偏偏装起糊涂,于是有了以下有趣儿的对话:
“你来干啥?”
“我给王书记送板栗。”
“为啥给他送?”
“我昨晚还梦见他了。”
“梦见他做啥了?”
“梦见他、梦见他……升官发财了。”显而易见,老妇人不会开玩笑,可能也记不清梦境,便用吉祥话搪塞。
“咱党员干部不兴这些。”张支书有意要为难妇人,一直故意板着脸。
“梦见他、梦见他……”老妇人支支吾吾不知如何作答,猛然瞥见对面墙上的党旗和党员公示栏,笑得像花儿一样,满有把握地说道:“梦见他戴红花了,梦见你们都戴上了大红花了。”
“哈哈哈……”“这是‘第一书记’住进咱村民心坎里了……”会议室传出郎朗笑声。
“请喝水。”在张支书他们开玩笑间,王书记已将茶水沏好,端给老妇人。
“舍哒,还让干部给泡水。”杨伦翠接过茶杯又双手推给王书记:“你喝、你喝,我们这儿茶香着哩。”大家伙儿还想和这位有趣儿的老妇人搭话开玩笑呢,人家站起身拍拍衣袖,“你们忙啊,我走了。”就风一般出了门。
“哎——杨嫂,你等等。”王书记追出门外喊住了她:“我正好到五组去,你坐我们的车吧。”
见杨大嫂半天打不开车门,王书记忙赶过来替她开门扶她上车,杨大嫂坐在副驾驶位置,双手捂住膝盖直直端坐,面呈笑容,紧张又兴奋。
“停一下。”车经过一家小卖部时,王书记让小徐把车停在路边,一会儿工夫,抱回一大袋甜心米饼干和面包上了车。车到五组杨大嫂家附近时,王书记扶老妇人下车,将刚买的甜心米饼干和面包递给她:“杨嫂,这点饼干和面包,你拿着。”
“舍哒,还让干部给我买吃的?走,进屋喝口水咯。”小徐和杨大嫂都没想到这些是买给她的,杨大嫂更是激动地硬扯王书记进屋坐。
“今天还有事,改天再来看你。”王书记挣脱杨大嫂的手上了车,小徐这才明白王书记原来是专门送老妇人回家的。
“我坐王书记车回来的。”“这是王书记给我买的。”“哈哈哈……”
王书记和小徐在车里清楚地听到杨伦翠大声炫耀的声音,两人会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