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寻找毛主席住过的村庄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丽陕西·省界行”系列报道(靖边篇)
    小河革命旧址全景。
 
    刘俊 朱栋 本报记者 邵林喜 文/图
    12月7日,“美丽陕西·省界行”采访团来到居陕、甘、宁、蒙四省交界地带的靖边县,追寻红色足迹。小河村坐落在靖边县城东南约40公里的地方,依山傍水,绿树掩映,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我就是小河村人,小时候经常听长辈讲毛主席在村里的故事。”走进靖边小河革命旧址,当听到记者和村民探讨村里的历史时,60岁的村民贾建春主动凑过来说。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1947年,毛主席率领的党中央领导转战陕北、在小河村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了人民解放战争一系列重大决策,指挥人民解放军拉开了全国性战略大进攻的序幕。小河村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今这个小山村已成了红色旅游地。“这个旧址广场叫胜利广场,这条环河旅游道路叫得胜路,之前我们经常在胜利广场听曹九林老人讲当年毛主席在我们村的故事,包括曹九林老人如何给毛主席从小河到天赐湾带路,在小河用清凉寺地下冒出的水做饭,还有当时毛主席在旮旯沟开会,沟里被大树遮住,敌人的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把太阳都能遮住,还是没有发现毛主席等人。毛主席先后两次在村里居住了48天。”贾建春激动地说道。
    在“中共中央在小河纪念馆”前,15尊青铜塑像再现了当时“小河会议”的场景。小河革命旧址包括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旧址(小河会议)、毛泽东旧居、旮旯沟会议旧址、小河会议纪念馆。“我姑姑赵桂花当年还与主席在一起吃过饭,常听姑姑说毛主席可亲切了,经常对战士们讲不能破坏群众的庄稼,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同村的56岁村民张玉敏自豪的对记者讲。弘扬革命精神接受爱国教育
    小河革命旧址,虽然历经岁月变迁,但这里的物品陈列仍保留了原有风貌,毛泽东旧居、会议旧址等都保存完好。“中共中央在小河纪念馆”展陈了党中央毛主席从撤离延安、三战三捷、小河曙光、走向胜利四个篇章的图片、实物及简介。毛主席旧居,小河会议旧址等文物复原,充分再现了革命前辈当年转战途中的艰辛。
    “2011年,靖边县投入近三千万元对小河会议旧址重新进行了维修和布置。2013年‘小河会议’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靖边县革命旧址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马欣接受采访时说。
    小河会议旧址在1997年被省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延安干部学院列为现场体验教学点,榆林市关工委命名为榆林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时也被中共靖边县委组织部授予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县文明办、教育局、关工办、县团委授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
    小河会议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此走向胜利的转折点。采访团一行通过采访了解,深深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当年开展革命工作时的艰难困苦,同时被他们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和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所感动。在和平发展的今天,我们要重温党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大力弘扬小河会议精神,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