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她扶贫的“精气神”特别足




本报记者 程立忠 通讯员 田建平 文/图
王荣华是今年7月份从韩城市妇联下派到板桥镇红林村的“第一书记”,到村以后,她先是同该村两委会干部座谈,探讨村庄年度发展规划、精准扶贫帮扶措施、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再深入精准扶贫户家中走访了解,主要了解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经济收入、主要困难等情况,分析致贫原因,针对每户中的每个成员制定帮扶措施,并分类统计。最后,她实地查看,看村庄规划、农民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环境综合整治等情况,为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处奔走 争取资金扶贫
王荣华依托原单位,争取了2万元用于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争取精准扶贫专项扶持资金2万元,购买了花椒复合肥150袋,为种植花椒的扶贫户每户提供5袋,为其他扶贫户送去羊、猪等,为他们减少生产费用,进行产业帮扶。为贫困户里面的儿童因自身疾病、父母疾病、家庭贫困的,申请“春蕾女童”、贫困儿童项目进行救助,为贫困妇女争取“贫困母亲”项目救助。
王荣华还积极组织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且身体状况良好的妇女和家庭成员参加手工艺品、电子商务、家政等免费培训。让贫困户通过学技能,实现自主就业创收。她还多次深入包联企业大唐二电,制定了企业帮扶方案,主要从教育、就业、种植、养殖等四个方面进行帮扶。解决了4个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安排到二电的消防岗位,对需要教育资助的14名学生每年给予1000元教育资助。
真情温暖 付出一片赤诚
红林村党支部书记李志贤告诉记者,王荣华对村里贫困户家中的情况,真是了如指掌,哪家的学生在几年级,哪家有残疾人,哪家的老人没有人照顾,哪家的住房不安全,她都能一一道来,了然于心。到开学前期,就操心着贫困户中学生上学的学费、生活费问题,联系原单位、包联企业、学校、社会力量进行资助,对5个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与韩城职专衔接贫困学生减免学费,减轻他们的学费压力。到了阴雨天气,就惦记贫困户的住房是否安全,贫困户王随珠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在村中批了一处宅基地重新盖新房。
贫困户杨俊学在工地干活肺部受重伤,家中还有两个孩子上学,她听到消息后,立即赶到医院,自己掏出1000元,以解燃眉之急。随后,协调用工方处理医疗赔偿及住院费用报销等。到了过冬季节,惦记贫困户能不能温暖过冬,迅速联系包联部门为他们送去棉被、棉衣等御寒物品。到了花椒采摘季节,就联系椒客、椒商,引导贫困户补植新栽花椒苗,进行花椒修剪管理技术培训,增加收入。
谋划长远 创造美好未来
王荣华在找到本村发展的困难时,也发现该村具有发展的优势。在认真理清思路后,她萌生了发展产业带动村发展的想法。她带着村主要干部到蒲城同富兔业、韩城福星兔业考察调研,确定了本村的养兔养殖方案,通过大唐二电、扶贫贷款、部门争取等多方筹措资金,初步投资预算100万元,养兔500多只,前期的厂房用地已经协调完成,建设标准化的厂房,下一步与同富兔业签订协议,用养兔带动红林村的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村上的发展做好长远打算。
说到这里时,她充满了信心,“既然组织派我来到红林村,我就应该实实在在地为村里干事情,而不是花拳绣腿,做个样子,做事凭着自己的良心,对群众和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