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在山村生根开花
——记定边县史闫涧村“第一书记”方生贵
    方生贵(右三)与村民交流马铃薯种植情况。

    韩彦慧 文/图
    史闫涧村位于定边县城南120公里,为偏远深山区,全村有前畔、高湾、后园子3个村民小组,共有58户,265人。该村村民主要收入以传统农业种植、小型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整个村基础薄弱,是典型的偏远贫困村。
    今年以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要求,林业局选派干部方生贵成为该村的“第一书记”。为了切实加强对该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林业局专门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并通过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方生贵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召开村民全体会议、和村民讨论、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史闫涧村精准脱贫规划,真正做到为贫困村做实事。
    据了解,“第一书记”方生贵已协调和筹集资金40余万元,用于扶持本村发展集体经济和产业项目,初步确定成立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形成集体力量,扩大养殖规模。帮助村民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发展互帮互带,脱贫致富的自我帮带能力,增加经济效益。还给村部争取到价值7000元的电脑,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各一台,给村民复印身份证、打印简单材料、采集照片等带来了方便,也为村级建设电子档案提供了硬件保障,给予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帮助。
    今年春季,驻村工作队给全村免费发放价值6万余元的2米油松树苗1100株,在房前屋后庭院进行栽植,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改善了人居环境。并协调上级部门项目资金16万元,对全村生产生活道路进行了维修整理,给村民出行生产带来了便利,初步解决了村内道路的畅通。
    该村雨季柠条项目5000亩,投资150万元,现正在实施,预计能够给每个贫困户带来6000到18000元的劳务收入,同时还能改善贫困村的生态环境。方生贵通过协调与交通局对接进村31公里水泥路硬化项目,前期勘验测量工作已完成并立项,有望年底完工。
    近期,村委会选择了8户贫困户中3到4名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村民,选聘为贫困村生态护林员,增加其收入,带动脱贫。积极引导帮扶贫困户林军成立羊子养殖专业户,现正在筹集资金、圈舍建设和饲料储备,规模为300只,预计10月份能投入养殖。该村15户贫困户被安排到2016年国家退耕还林项目426亩,人均6亩,每亩每年补助300元,连续补助5年,人均直接受益9000元。预计5年后种植的山桃、山杏能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稳定收入。
    据方生贵介绍,村委会将继续努力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计划安排,围绕史闫涧村的发展实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民生工程。在实施好当前的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村到户,资金到村到户,力争让全体史闫涧村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