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们的“知青”回来了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上。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贺敬之当年阔别延安十年后,重回故地与亲人相见时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9月22日,刘斌、马林、刘宗伟、张格霞、李平定、吴金凤等当年33位“知青”,重新回到了自己48年前插队生活和工作过的乾县周城镇,那种激动和喜悦不亚于诗人贺敬之当年的心情。
48年前,这些西安庆华中学初68届“知青”,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一样,离开繁花似锦的大城市,插队落户到当时的周城人民公社董城、黑里、南齐、庄里、豆村、红星等村,他们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参与了羊毛湾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周城的发展付出了青春和汗水。
这天,33位客人旧地久别重逢,县委书记刘勇锋、县长谢军得知这个消息后,前去周城镇政府看望,对知青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还向他们介绍了乾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希望“知青”常回家看看,继续关注支持乾县经济社会发展。
这次,33位“知青”从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地汇聚到周城镇政府,镇政府为他们举行了座谈会。座谈会上,“知青”们都非常激动,回忆起当年下乡的经历,畅谈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新变化。随后,“知青”们纷纷走进当年他们居住的群众家中,叙旧情,忆往事,话今天……看到当年的亲人们有些家中生活困难,“知青”们当即筹集资金,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及慰问金,希望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下过上好日子。
48年后,“知青”们重新踏上这片土地,个个心中感慨万千:以前的土窑洞变成了砖瓦房,过去泥泞的土路都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昔日的饲养室如今成了活动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过去的庄稼地如今成了万亩绿色果业长廊,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嘎啦、富士苹果,挂满枝头,“知青”们爱不释手……
离开周城时,“知青”们纷纷表示:过去大家得到了亲人们很多帮助,这份感情,大家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今后一定要常回来,把这份感情延续下去。同时,将积极推介乾县,把乾县的巨变宣传出去,为第二故乡的发展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