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千万富翁弃商种石榴




本报记者 段鸿 王贵海 文/图
今年44岁的临潼人王勋昌,他本来是一家钢结构厂的老板,却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自己的生意,用20多年积累的一千多万元,投资到农业领域。在临潼骊山脚下、驰名中外的临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旁种植石榴,让家人和朋友不解。9月24日,记者在西安市临潼区见到了这位传奇人物。
投资千万种千亩石榴
201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勋昌听说临潼这一年的石榴滞销,果农好好的石榴卖不出去,这让他开始关注临潼的石榴。临潼的石榴是很有名,但是,没有出名的商标,果农单打独干,就是自己种上在路边卖,产品很难远销。没有经过过多的思考,他决定从工业转向农业,放弃钢结构生意,自己种石榴试试,给果农做个榜样。“放着好好生意不做,却去尝试不熟悉的领域,这样冒险不值得。”朋友们都这样劝他。但是,他还是在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声中,毅然投身到农业产业中来。
说干就干,王勋昌拿出现金,在闻名世界的兵马俑旁流转土地种植石榴,有的果农为省事,干脆把自己成年挂果的石榴园也流转给他。
看着到手的石榴园,他也曾觉得无从着手。但是,既然选择了绿色农业这条路,就要走下去。几年来,他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千亩石榴示范基地,新栽石榴700亩,标准种植园300多亩。
此外,建起了2栋千吨果品冷库及冷链物流体系。王勋昌又建起了1000多平包装厂、石榴专家大院、电商办公楼等。
如今他的石榴园成了观光、采摘、休闲、摄影、写生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园。
在发展石榴产业中,王勋昌认识到,仅自家的石榴种好还不行,还要带动周围的群众和他一起把石榴种好,卖个好价钱。
他采取“公司+地基+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陕西华瑞果业公司,注册了“百福瑞”和“宠爱榴榴”两个商标。为了让更多的果农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要想做大临潼的石榴产业,必须抱团才能共赢。去年10月10日,他发起成立了“临潼石榴产业联合会”。目前,该会共有石榴种植户及石榴企业近400家。
为了让农户学习先进的种植和销售经验,2015年5月,王勋昌前往云南蒙自、四川会理学习考察,向人家学习经验。回来后,又带领当地农民前去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
他认为想要种植出好石榴,必须以科技作支撑。为此,他建起了石榴专家大院,聘请西北农历科技大学专家教授来石榴园讲课、开设田间课堂,为广大果农讲解种植、病虫害防治、嫁接等新技术。
从在路边卖到网上卖
以往,临潼的果农都是把自家的石榴拿到路边卖给游客,这样很难让石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遇到滞销的年份,只能眼看着石榴烂掉。能不能让石榴也通过互联网销售呢?
2016年,他倡导成立了临潼电子商务协会,让石榴从在路边卖到在网上卖,与网上商城合作。并且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随时宣传、直播石榴的生长动态。现在,临潼的“宠爱榴榴”石榴品牌已经进入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临潼石榴走出去了,已与北京、上海、广州、无锡市场的客户签约。
在采访中,几位果农感慨地说,种了一辈子的石榴,原来只知道在路边卖,石榴还可以在网上卖。
目前,王勋昌投资修建的临潼电子商务协会的办公大楼正在紧张地装修中。
无抵押就可贷款的“石榴贷”
要种好石榴,要投资,但是,一些果农手头紧张,要贷款又没有啥抵押。为了解决资金瓶颈,王勋昌多次跑银行磋商,希望解决果农贷款难的问题。
今年4月,终于和临潼区信用联社洽谈成功,签下了“石榴贷”授信3000万的石榴种植专项贷款,有力的扶持了临潼果农发展石榴产业。
王勋昌对记者说,他要用工业人的严谨来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自己第一次创业是为了为了实现个人的财富梦想,第二次投身农业的创业是为了圆一个梦:让更多的人吃到临潼石榴,让临潼的石榴走得更远,让临潼种植石榴的农民共同富裕起来。
如今,正是临潼石榴初熟的时节,满眼望去,一片丰收的景象让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