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豆腐村”来了“第一书记”

   7月21日,大荔县上百年的“豆腐村”——城关街道办泰山村,来了一位帮村民做好豆腐产业的“第一书记”王辉。他冒着高温,和村上干部来到群众家里豆腐坊,调研豆腐生产和深加工,帮助群众把这产业做大做强。
    “第一书记”王辉和村干部一道,详细了解豆腐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和村民一道研究如何发挥豆腐的优势,从深加工、创牌子、申报商标等问题开展讨论,竭力打造特色的“豆腐村”,打出大荔走向全国,深得群众的欢迎。
    “豆腐村”位于县城以东两公里的大荔县城关街道办泰山村,古时候豆腐因东岳庙而得名进而闻名渭北一代。据村上的老人讲,泰山村豆腐由来已久,打他们记事时就听做豆腐的老辈讲,豆腐手艺已经流传了好几百年,至上世纪80、90年代最为鼎盛,村中家家都有豆腐坊,户户都卖老豆腐。截至目前,全村豆腐大作坊有10余户,小作坊有70余户,日产豆腐500余方(1方约为50斤),年总产值可达200余万元,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成,具有鲜、白、嫩、爽、香、滑且无豆腥味等特点,而闻名周边县市,如今已成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今年年初“第一书记“王辉到位后,紧紧围绕群众对产业发展的追求,与泰山村两委会干部通过调研,经过酝酿和讨论,制定了发展方案乘势而上,帮助群众念“豆腐经”,发“豆腐财”。在传统的豆腐村基础上,助力群众奔小康,真正将泰山豆腐文化发扬光大。目前该村已经着手规划泰山豆腐产业的后期发展,围绕富民强村目标,充分发挥泰山豆腐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逐步开发泰山豆腐的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辣子烹豆腐,还有油炸豆腐,蒜泥豆腐、豆腐丸子、老豆腐、嫩豆腐、冻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等系列品种的深加工。全力做大做强豆腐产业,打响泰山豆腐品牌,将在不久,豆腐村将以崭新的产业面貌展现在大家面前。
    李世居 张焕玲 摄影报道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