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我的“高考”
凤翔 王小强
   时间就像一把镰刀,在六月的田野上收割着我们的年华。落地的麦穗,总有一束承载着我们的青春记忆。又是一年高考来临,作为在农村长大的70后,属于我们那代人的中考记忆同样刻骨铭心,弥足珍贵。
    1989年中考失利,为了减轻父母负担,早日跳出农门,我选择了复读。开学第一天,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给自己和家人争口气!在每本教科书的封面上,我工工整整地写下“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八个字。每天看着,就觉得浑身有劲,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外边耍大马戏,我也不去凑热闹。但却有一次没有经住诱惑,使我难以忘怀……
    那时,已经在县城打工五、六年的大哥,每天清早,都要费力地蹬上那辆旧得不能再旧的自行车,把我送到6里外的乡中学,再绕路去县城上班。有一阵,电视里播放《京华烟云》,我被吸引住了。每天晚上,我就禁不住剧情诱惑,悄悄地跑到隔壁的堂叔家去看。大哥劳累一天下班回来,没有看见我复习功课,反倒在荧屏下边发现了正看得“聚精会神”的弟弟。他二话没说,揪起我的耳朵,大声说:“现在不是看电视的时间!”然后,他气冲冲地走回了家。从此,我再也没有去看电视,把心思全放到功课上了。我的物理、数学成绩较差,我就从同学那借来全国中考试题集锦,一道一道地做,一页一页地琢磨,背原理、记要点。老师讲题时,我竖起双耳,生怕漏掉一句话、一个字,别人做一遍,我就做三遍……就这样一直到中考结束。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中考时,我的理化考了98分、英语92分,最终被一所省属中专录取。
    回想起来,那段备战中考的日子,真是激动和失落交汇,感激和感动共生,为每一次小小的进步而激动,为每一次无意的差错而失落,为家人默默的支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而感激,更为大哥的那句话而感动。每当我下班回来,坐在书房,捧起心爱的书来读时,我就仿佛看到了风雨中,吃力地蹬着自行车送我去上学的大哥,耳畔又响起了他朴素而结实的话语:“现在不是看电视的时间!”他让我明白:只有珍惜韶华,不懈地追求,梦想才能实现。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