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一碗扯面的往事
岐山 麻建博
    一天傍晚,我和朋友走向田野去散步。朋友向我谈起了当年参加高考的事。朋友的老家距离县城有二十四、五公里,高考必须来县城参加。他说过去没来过县城几次,只有为高考的事才来过。
    朋友来县城参加高考前,他母亲在村磨坊给县城的亲戚磨了些大颗粒玉米包谷,作为在亲戚家借宿的礼物。临走的那天中午,他母亲找来村上的赤脚医生,给他身体注射了两瓶透明的液体,解释说这是补脑子的营养药,后来他才从母亲口里得知打的是葡萄糖。母亲将提早煮好的鸡蛋装在他洗得发白的书包里,父亲将他送到乡村简易公路上,说了几句朴素的人生道理,从腰间掏出了高考几天的生活费递给他,父子俩便分手了。如今一到高考,很多父母请假陪孩子,而在当时大多数家里的经济条件根本不允许。朋友的父母在他参加高考的几天里一刻没有闲着,母亲每天对着家中的神龛焚香祷告,祝愿自家孩子金榜题名,父亲坐在家门口神情凝重地抽着旱烟,心中默默祈祷自己的孩子考出好分数出人头地。
    朋友来到县城东关找到亲戚家,安顿好自己的住宿,紧接着去西关一个小学找考场,熟悉了考场周围的环境。高考的那三天他铆足了劲,就像父亲冒着好大的日头一样,挥汗收获一穗穗籽粒饱满的小麦。这几天的饭,是他在亲戚家附近找了个扯面馆,尽饱美美地吃了三天。
    高考结束那天,朋友和几个同学一夜没睡对着答案算着分数。希望通过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给父母亲长长脸,使他们以后在人前说起话有底气,这是他朴素又现实的选择。朋友最终上了西北农业大学,毕业后成了农业专家,后来还当上了单位的领导,住进了城里,成了城里人。对于一个苦难中成长的孩子,改变家庭生活现状是他首选的志向。
    过去生活在农村底层的老百姓生活是相当艰难的,特别是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需下好大的苦也许才能跳出农门。今天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要回到农村创业发展,试图改变农村面貌,让人感到无比欣慰。毕竟眼下国家发展农村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城乡分制的二元经济结构正在打破。大家都期待一个水碧天蓝、空气清洁、生态富裕、民主法治的新农村社会尽快实现。
    参加高考的经历虽说过去了这么多年,每当与朋友谈起或想起那个年月,在县城面馆吃上一碗扯面,那种喜悦之情是难以言表的。臊子扯面浓烈的味道让他口舌生津,这种特殊的味道让他回味一生。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