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扶风农民自筹资金建文化体验园
本报讯(淮文刚 记者 刘小成)穿军装、扛步枪、吃小米、睡土炕、唱抗战歌曲、看红色墙画和历史资料,6月3日,记者在扶风县城关镇牛家村的高树组看到,村民自筹资金建起的“红色村庄”——百年记忆红色文化体验园,让原本普普通通的关中乡村在扶风大地红火了起来。
高树组位于扶风县城新区和法门寺景区之间,随着城镇化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村民们虽然失去了地,但日子却过得舒适红火。为了盘活村上的剩余劳动力,抓住靠近法门寺景区的旅游优势,村民自筹数十万元,改造村上原废弃的两个涝池,建成了集观光体验、休闲娱乐、文俗文化等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体验园,园区主要分为文化休闲区、红色长廊、文化收藏馆等部分,并组建红色主题文艺队。
这里的展品是村民花了两年时间,走街串巷收集而来,有许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图书资料,以及各种类型的伟人像章,特别是高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各个时期的一些文字资料,比如,1951年的一份土地所有权变更的地契等。当然,也少不了过去农村经常使用、现在几乎难觅踪影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现在,走进高树,俨然走进了一个“红色村庄”,各种红色墙画和图片资料把整个村庄装扮一新,广播里播放的红色歌曲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
高树组组长王宏强告诉记者,这里的展出都是免费的,希望借助红色传统文化教育,让年轻人铭记历史的同时,吸引更多人到他们村来,从而带动乡村旅游,让村里的群众通过餐饮、服务等来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高树组位于扶风县城新区和法门寺景区之间,随着城镇化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村民们虽然失去了地,但日子却过得舒适红火。为了盘活村上的剩余劳动力,抓住靠近法门寺景区的旅游优势,村民自筹数十万元,改造村上原废弃的两个涝池,建成了集观光体验、休闲娱乐、文俗文化等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体验园,园区主要分为文化休闲区、红色长廊、文化收藏馆等部分,并组建红色主题文艺队。
这里的展品是村民花了两年时间,走街串巷收集而来,有许多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图书资料,以及各种类型的伟人像章,特别是高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各个时期的一些文字资料,比如,1951年的一份土地所有权变更的地契等。当然,也少不了过去农村经常使用、现在几乎难觅踪影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现在,走进高树,俨然走进了一个“红色村庄”,各种红色墙画和图片资料把整个村庄装扮一新,广播里播放的红色歌曲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
高树组组长王宏强告诉记者,这里的展出都是免费的,希望借助红色传统文化教育,让年轻人铭记历史的同时,吸引更多人到他们村来,从而带动乡村旅游,让村里的群众通过餐饮、服务等来实现就业,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