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拄着双拐进课堂


本报记者 王军锋 通讯员 白妮 郭永利
“我的脚虽然走不了路,可是嘴还能讲课,手还能批改作业、还能备课!”每上完一节课,她的脚就会肿一截,实在支撑不了,就跪在凳子上写字。
这是一名普通的山村女教师——华县大明镇里峪口三组的詹小翠,现在在该镇唐壕小学教书,两次骨折,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拄着双拐讲课,孩子们围坐在身边读书朗朗,成了这所山村校园里一抹独特的风景。
学校就是她的“家”
参加工作20多年,詹小翠一直在距大明镇政府15里以外的山脚下任教。单人单校,复式教学,交通不便,工作辛苦,詹小翠没有一句怨言。为了让孩子们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她坚持吃住在校,以校为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蛋奶工程实施以来,为解决蛋奶加工问题,她专门请人搭了一个简易吸风灶,自己利用节假日时间自备柴火。为了不影响辅导早读,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在学生到达学校之前,蒸蛋、热奶,然后一边打扫卫生,一边迎接到校的孩子。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她坚持带病给学生们上课,她所带的学科在全镇统考中连年名列前茅,赢得师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逆境中追寻快乐
詹小翠从不因个人的私事耽误教学。孩子高考,她没有陪同;两位母亲病危,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她白天给学生上课,下午放学后在床前尽孝,披着月光又急匆匆赶往学校备课。
2010年5月,她左脚两处骨折,学校劝她回家养病。可考虑到课程进行到关键部分,换老师后学生们不适应,会影响学习兴趣。她笑着说:“我的脚虽然走不了路,可是我这张嘴还能为讲课,手还能批改作业、备课,不碍事的!”就这样,她坚持了下来。
她每天坐在椅子上为学生一个一个辅导早读,拄着双拐上课,三个多月从没间断。功夫不负苦心人,就在那一年,她所带的英语在全镇统考中以平均分95.6的成绩名列第一。
祸不单行。2015年春节期间,由于下雪路滑,她从学校出来下坡时摔了一跤,右脚骨折。从华县高塘镇卫生院回来,丈夫劝她回家休养,因放心不下学校的安全,她执意要住校留守,丈夫只好和她一起住进学校。
如今,她依旧拄着双拐为孩子们上课,有时实在支撑不了,手上青筋暴起,脸上的汗珠密密麻麻,就只能跪在凳子上写字。每上完一节课,她的脚就会肿一截,每到晚上,疼得久久难以入睡,可是第二天早上,她又开始忙碌了!
学生都是她的子女
在詹小翠的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她的子女。平日里每次不管她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留一些给孩子吃。为了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她自己掏钱为学生买笔和买书。学校大部分是留守儿童,面对学生学业状况不佳,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她坚持在下班后家访,一待就是几个小时,每每返校已是万家灯火,而她回到学校又开始备课、批改作业……
詹小翠总是笑着面对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她爱学生,学生也感到她特别亲切,无论发生什么事都第一时间跑来告诉她,有什么快乐都愿与她一起分享,有什么疑惑都会向她请教。
甘愿为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扎根山区,爱岗奉献,追求快乐,是詹小翠工作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