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读书“三贵”
宝鸡 王恭
   在我的读书实践中,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就越感到书籍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读书贵博。泛读只是博读的一种阅读方式,博读并不完全等同于泛读。博读同样可以细嚼慢咽。比如吃饭,看到满汉全席,你就非要狼吞虎咽吗?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是几千年的读书史。所谓“博览群书”就是指要多读书。读书能给人智慧,能让人聪明。所谓博读,可以是种类博、数量博;人们常说读书读得多叫“博览群书”,人称“博学”、“渊博”;研究生之后,叫“博士”;赞美一个人历史知识丰厚,我们说他“博古通今”。这些词汇都与博读的优点息息相关。读书贵博还有一点就是要杂,不论是文学、历史、哲学,还是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戏剧、曲艺等都应涉猎,读书一多,就成为杂家,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
    读书贵精。读书的一个高境界就是举一反三,而只有博学的人才能举一反三。先博而后专,你就会在对一门学科深入研究时得出更精辟透彻的精华,事半功倍。人的大脑记忆是有限的,可社会上的知识是无限的。读书博而不精等于没有读书。所谓读书要越读越薄,就是要在博读基础上掌握其精华,或成某一方面专家。读书贵精是博读基础上的升华,是读书的收获。所以,读书贵先博后专。精读就是选择最好的书来读,把它读熟,背出来,默写出来。一熟就把书本变成自己的东西,等于放在自家的仓库里,在哪个柜子的哪一层,都知道。随用随取,不会搞错。用多了,自然心灵手巧,会有神来之笔、天造之功。
    读书贵用。也就是知行合一,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用书中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学到的知识。人们学习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读书来获得,不论是博读,还是精读,其目的是要把通过读书掌握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中。指导工作、指导创造和创新。如果一个人读了很多书,而在实践中什么事也干不了,干不成,那他只能是个书呆子。但一个读书算不上博,但能明了其精华,更能把知识用于指导自己实践并能创新实践的人便是人才。读书关键在增长才干,提高能力。作为机关工作人员,读书重在提高履职水平和能力,切实把握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服务途径,才能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
    读书要“悟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勤思考、勤动笔、勤实践,力求联系实际读得懂、思得深、悟得透、明其意、用得上。在读书中,既须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要结合实践,联系实际地去读去思去悟。也只有这样不脱离实际地做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才能真正悟出深邃的道理来,进而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用悟出的道理来指导实践。
    记读书笔记是我多年养成的读书习惯,一生虽读书不多,但我读书定会将我认为是精华的东西录记在笔记本上。进入电脑时代,我也学会在电脑上记读书笔记,闲睱翻阅,记之于心,收“温故知新”之效。不论是记日记,还是写短文都能“眉头一皱,记上心来”,写作起来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