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过河的卒子能顶车
——记国网商洛供电公司输电线路工程部线路架设工李王建

   商洛供电公司输电线路工程部线路架设工李王建,把平凡的岗位当作实践人生梦想的舞台,用无声的行动谱写着一个线路工人壮美的人生篇章,在商洛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奋进的足迹。今年1月,他被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表彰为先进生产(工作)者。
    一个坚强排头兵
    2009年,是身为施工员的李王建首次独立负责35千伏米户线的工程施工,他事事冲在前,干在前,把大伙拧成了一股绳,工程进度很快。然而到了年底的时候,施工遇到了阻碍,当时天气阴雨连绵,患了严重感冒的李王建正在山阳县户垣镇工程指挥部输液,当得知杨地镇施工的46号塔被村民阻挠施工,并强行将塔材搬进村民家的消息后,他拔掉针头就往杨地镇赶。由于大雨引起滑坡,道路被阻断了,车无法开到。李王建翻越一条山间小路,花了3个多小时,走了十多公里山路,跑到阻挠施工的村民家,已是晚上7点多了。原来,该村民认为铁塔架设的地方离他的祖坟太近,破坏了“风水”,提出了“天价”赔偿的要求,并声称达不到要求就不让施工。
    看着这户村民家的房子破烂不堪,四处透风,寒气逼人,李王建立即就地取材,用木头对墙壁的透风处进行了封堵。同时给村民讲起了架设铁塔与“风水”无关,改造好了电力线路,可以让深山里的村民生活得更好。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导,再看到李王建浑身湿透,态度诚恳,该村民终于将塔材还给项目部,同意施工。
    当李王建打着手电准备沿原路返回户垣镇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了。他当时淋得浑身湿透,身上全是泥水,裤子被路边的荆棘撕得一条条的,像乞丐一样。看到同事大半夜来接他时,满身的疲劳和委屈一下子消失了。此工程被国网公司评为“百佳工程”。
    一个较真硬汉子
    2013年3月,责任心强的李王建又被领导选拔为砚川牵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经理。工程一开始,他就带着监理人员到砂石厂寻找货源。为了保证砂石在运输、保管中的质量,他要求在运输、堆放中必须铺彩条布。
    2013年7月,酷暑当头,天地间就像个大蒸笼,不动都是一身汗。工地干活的民工出现了畏难情绪,三三两两地到一旁的杆下抽烟、休息。当时正是浇筑基层、打混凝土的关键时期,哪还有休息的时间。关键时候,李王建挺身而出,拎起铁锹带头干了起来。抬沙子、搬水泥、搅拌混凝土,挥汗如雨。看着项目负责人都不怕热,干得如此起劲,大家的干劲也被鼓了起来,很快完成了当天的两座塔基浇筑工作。
    工程项目总监理赵守创说,他看到的李王建每天从工地回来都是衣服、裤子全湿透。回来简单冲洗后又坐在台灯前整理当天的工作日志和第二天的工作安排。“我从事电建工作50多年了,像这样认真负责,把整个心整个人交给工程的人还不多见。”
    一个优秀工作者
    2014年8月的一天,李王建在帮助民工搬运砂石料时扭伤了脚,第二天,脚脖子处肿胀得靯都穿不上去。但是他强忍疼痛,第二天拄着拐杖依然爬上山站在施工现场。9月初的一天傍晚,李王健从工地返回项目部时,额头被马蜂叮了一口。挤出毒针后,当时没有什么感觉。第二天早上起来,眼睛肿得睁都睁不开。领导给李王建说,要不你休息两天吧。李王建说:“现在工期紧,任务急,又是关键的浇筑期,不到工地我不放心。”他往嘴里塞了一把止痛片,戴着墨镜又毅然上了工地。
    说起父亲,李王建眼睛湿润了。去年3月份,李王建的父亲多次打电话说自己不舒服,胸口老是疼。李王建也多次许诺父亲:“等这几天忙完了,我就回来带您去医院检查检查。”然而,家离工地只有20多公里,最疼爱李王建的父亲再也没有等到这一天。
    那段时间,正是项目部深入农户协调塔基开挖、青赔事宜,事多、繁杂、难协调。青赔问题不谈好,工程就没有办法动工。李王建心急如焚,天天早出晚归、走村串户和村民磨嘴皮,谈青赔。3月27日上午,李王建突然接到大哥的电话,说他父亲身体不适住院了,情况可能不好。正在工地的李王建接完电话,想着尽快处理协调好塔基开挖的事,就抓紧去医院看望、照顾几天老父亲。没想到就在这一夜,父亲因为心梗突然离开了人世。
    送别老人时,李王建带着终身的遗憾,嚎啕大哭,长跪不起,悔恨没有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没有再听一听父亲的谆谆教诲……
    2014年底,砚川牵输电线路工程阶段性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100%,夺得了省公司安全质量检查流动红旗。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