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书痴是我
文/姚骏骊
    书痴
    家里可以沒有米,身上可以不带盘缠,一天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没有书。
    我读了书,就成了读书人;成了读书人,就更喜欢读书。
    家里的书房有书,办公室里有书,工作室里有书,我的车里有书,书房有书,床头有书,卫生间里也有书。有书,心里就踏实;读书,心里就豁然;藏书,世界就多彩。
    无论多忙,不管在哪里,睡前读读书,就像饭后一支烟,早晨一杯茶,餐间几蛊酒一样惬意、愉悦、舒心、释怀。
    书滋养着我,我爱护着书,宛若恋人,不弃不离。
    书成长着我,我嗜好着书,在自己的文字、文章、文学、文事里肆意挥洒,信手涂鸦,沉醉在知识、文化、科学的世界里,以保耳聪目明,神清智达。
    藏书
    大约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开始藏书,记忆最深的是《毛泽东选集》《红岩》《欧阳海之歌》《新儿女英雄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牛虻》等。后来走向社会,就自觉或非自觉地每年添置一些书籍。有时,在旧书摊前也淘些书。书架放不下,就塞书柜,书柜没地方了,就摞床头。就这样一直坚持,多年下来,大约能藏上千册书。每每看到这些书,心里就格外舒坦,内心变得强大,精神异常充实。
    我认为中国人不爱读书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三是“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四是好书越来越少。
    但是,我认为,只要从小养成读书习惯、慢慢藏书,一定会在某一天,你就会有收获的。
    写痴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走万里路不如阅无数人。观世观音观色观形观我,此谓“观世音”;察古察今察天察地蔡人,此乃“观察”。既有观察,就有感知、领悟、体会。有了感知,就要思考;有了思考,即可领悟;有了领悟,就会体会;有了体会,就要写作。
    当学生初学作文时,几乎每个人都会问老师“作文怎么写”“作文写什么”这样的问题。老师总会说,多观察,多读书。可见读书和观察是多么的重要。过去,没有电脑、手机,写文章全靠手写。
    我在2008年前,也是如此,用电脑是近几年的事。就好像读书和网上阅读一样,前者可以深度阅读,后者是浅层次浏览。
    用笔写作也是这样,对提高记忆力、练习书法、思维连贯性都大有裨益。譬如,贾平凹先生一部长篇小说,要写掉300多支中性笔芯。中学时代,自己是文学爱好者,写了好多日记。至今,我还珍藏着8本。有时翻一翻,少年的幼稚、萌动,理想跃然纸上,令人反刍。走向社会,总希望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等成了文字工作者,方知道一篇好的文章并非一蹴而就。
    如今,微信、微博、QQ使我独创、原创地有感就发,有情即抒,不失为排谴忧忿、感悟人生、透视社会的一件如意事。
    知我者,我也;不知我者,我也;书痴,是我;我是,书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