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视野广 思路宽 成效就大




本报记者 程立忠 通讯员 鲍翊 罗晓平
隆冬时节,千阳县农机干部步履匆匆走访全县农机大户,察农情、讲政策、授技术;夏日炎炎,上千台收割机在麦浪中穿梭,上百台农机在农业园区里耕耘,千阳农机技术人员扎根田间地头忙推广、搞服务,掀起农业机械化新高潮。
作为“三农”发展的先进生产力支撑,千阳县农机化事业在千山大地上谱写了“兴机、富民、强县”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新乐章。
农机推广因地制宜显特色
千阳县是奶畜大县,数万头奶牛养殖为农户和企业带来了丰厚收益,而饲料却成了大问题。一方面每年冬春两季牲畜饲料不足,另一方面,大量的玉米秸秆堆放在地里、村边造成火灾隐患,燃烧秸秆又造成污染。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该县农机中心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奶畜企业调研,出台奖补政策,鼓励奶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购置玉米青贮收获机具,经过积极筹措资金,向青青牧草专业合作社和奶牛场负责人发放了新引进的青饲料收获机,既提高了玉米全程机械化水平,又推动了畜牧产业发展。
千阳县共有机耕地29.2万亩,经济基础薄弱。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该县充分认识到“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落后的生产方式已不能有力地推动地方农业与经济的发展。为此,该县把农机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大胆探索适宜该县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机具、新技术。结合该县经济发展实际,成功创建了奶畜养殖全程机械化和苹果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确定千头奶牛场八戒公司和千阳海升苹果公司为创建示范园区,先利用50万元项目资金,以补助的形式,鼓励企业购置新型农业机械,分别引进取草机、饲喂车、打药机、滑移装载机、果园割草机、多功能平板车等国内外新机具14台(套)。之后又引进推广秸秆捡拾打捆机、胡萝卜种植和收获机、地膜覆膜机、挖坑机、小型农用装载机、蔬菜大棚微耕机、秸秆还田机等适用农机具775台,农机新技术5项,全年完成机耕28.5万亩、机播26万亩,机收13.7万亩。全县农业机械装备总动力达14.2万千瓦,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生产“春争日、夏争时”的矛盾。
农机补贴政策落实惠群众
千阳县南寨镇朝阳村的农民张虎军一边擦拭着自己的小麦收割机,一边笑眯眯地说,“这台收割机6.4万元,政府给补贴2.2万元,自己只掏了4.2万元,有了这家伙提高了效率,省了不少力!”据了解,该县2014年办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211万元,收益农户232户,补贴机具374台。
农机补贴是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农机化发展的一项促进措施。因此千阳县在农机购置补贴方面进行大力宣传,严格按程序办事,阳光操作,并严格监督检查。“去年以来,农机购置补贴操作程序有了较大变化,由农民差价购机、省级统一支付、企业结算补贴变为农民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该县农机中心副主任罗晓平给记者介绍说。为了让群众了解和掌握新的补贴流程,该县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电视报道、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告知新的补贴办法、流程、补贴产品目录、投诉举报电话,各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定期公示购机户购买机型、生产厂家、经销商、销售价格、补贴金额等信息,县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对补贴资金使用情况、补贴机具种类与数量及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现漏洞。并3次召开农机购置补贴专题培训会,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农民购机及发展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目前,千阳县农业机械原值达2.2亿元,农机经营总收入为7423万元,农机户达1万户,耕种收机械水平已达到75%以上。
技术服务
进村入户当““保姆保姆”
千阳县南寨镇三合村农机手赵发强,在去年夏收作业时,收割机突然出现故障,自己摆弄了半个多小时也没修好,此时,该县三夏农机抢修服务队的技术人员赶到了,经过半个小时的抢修,“铁麦客”又重新投入了“战斗”。
做好农机操作培训及后续服务工作直接影响农机推广的进程和力度,为确保农业机械安全作业,该县采取“送机入户,送技下乡”方式,组织技术人员直接深入乡村,开展农机驾驶操作与保养、实用技术等技术培训26场次,培训群众3500人次;抽调技术人员组成三夏农机抢修服务队,在前期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进行拉网式检查,又在各镇夏收一线不间断巡回,对出现故障的机具现场进行抢修,并开通农机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信息咨询;同时积极开展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建设,对全县15家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了清理整顿;抽调13名服务人员与各维修网点工人组成维修小分队,深入农户,上门服务,共检修农机具650台,检修各种配套农机具890台,为群众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该县农机中心技术人员组成实施队,深入乡镇、村组,对基层干部、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开展培训,建立起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田、相关知识直接到人的工作机制,先后在17个村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1万亩,推广深松机30台,免耕播种机50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运用,不割秸秆不拿茬子、不翻地不打垄,比起传统耕作,每亩能节省出35元,再加上每亩增产15~30公斤小麦,算下来,农民一亩地能增收近百元。”该县农机中心技术人员兰金锁介绍,截至目前,该县新建深松示范点8个,100亩示范田5个,500亩示范田2个,在南寨镇新西村建立1个千亩示范田,全村1340亩耕地由该县农机中心免费深松、免耕播种,仅作业节省资金13.4万元。机械化免耕播种、深松整土、秸秆覆盖还田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千阳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平安农机牢筑防线保安全
千阳县大力宣传“安全就是效益,就是生产力”,让农机工作人员给农机户发放免费年检通知书。并设立了8个集中年检审验点,仅去年为群众免费审验拖拉机917台、联合收割机63台,519人加入该县安全互助协会。还制订了警监联合执法工作实施方案,从交警大队和县农机监理站分别抽调3人,成立县乡道路交通安全巡查执法队,深入该县乡村道路,以及农用车作业地段和区域,开展农机车辆报户挂牌、年检审验等业务,并根据农时季节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肃查处无牌行车、无证驾驶、违章载人、酒后驾车等影响农机安全生产的各种违章现象。同时,举办农机安全法规和驾驶操作技能培训班5期,培训操作手、农机维修工各48名,从源头上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铁牛”遍地跑,种田少操劳。农机化让千阳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也成了千阳农业丰收的引擎与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