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激情岁月在农村
四十年前我是一名下乡知青,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教育,来到淳化县马家公社高家村插队落户。
那时我不到十八岁,刚从学校毕业什么都不会干,离开了父母像小孩学走路一样得一步一步来学。刚到农村很不习惯,做农活时总是想回家。最难忘的是种麦和收麦,那年下乡刚赶上收割麦子,我穿上凉鞋来到麦田里,没走几步就被麦茬划破了几处伤,而且脚全肿了,走路一拐一跛的痛了好几天。
十月份正是种麦季节,那时没有播种机,全用人和牲畜拉耧下种,牛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播种,怕牛乱跑,还要有人在旁边牵着牛走。牵牛是最头痛的事,牵不好就要挨骂。我每次牵牛总是心惊肉跳怕牵不好,幸运的是从没被骂过。回到家里心想,是我牵牛牵的好,还是大伯大叔手下留情体谅我们城里来的孩子?
一年的劳动锻炼,让我掌握了一些农业技术,学到了不少农业知识,与农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从小我喜爱文艺,冬天是农闲季节,大队搞文艺宣传,组织我们知青演出,我扮演沙家浜中的沙老太,我一学就会,而且表演得很出色,大家都叫我沙奶奶,回忆起来像是几天前的事一样。
回城工作后我一直想去淳化,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有没有变化,老队长、马阿姨、小红嫂是否都健在。去年六月,我和几位朋友开车回去了一趟。一进村大家都认出我了,“这是不是当年下乡的‘连珍’?戏中的沙奶奶。”小红嫂、马阿姨、忠孝哥、爱说笑的“天超”将我围在一起又说又笑。多年没来了,变化真大!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大瓦房,高低不平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私家车、三轮车、摩托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与城市分不出两样来。
岁月沧桑,马阿姨、小红嫂变成了老太婆,忠孝哥满脸胡须、白发苍苍,成了一个老头,可他们身体很健壮,待人还是四十年前的老样子。队上的返乡青年恒哲给我们做导游,他指着前面两口土窑说,这就是当年你们文艺演出化妆时用的土窑,其余都复退了。我拿出照相机把它们全部拍下来,并和朋友在窑洞前合影留念。
我们来到一户农家,看见满园栽满了果树,有苹果树、桃树、杏树。黄澄澄的杏挂满了树枝,真是桃杏在城上香,味飘四方。杏主人让我们能摘多少尽管摘,分文不收,并拿来了箱子帮我们一起摘,不一会儿就摘了五六箱。
天快黑了,马上就要离开了,村里的人都来为我们送行,恒哲从小爱说顺口溜,这次又用上了。“吃饱喝好回家走,临行咱再握个手。坐在车上说再见,下次来吃农家饭……”不知从哪里传来孩子们歌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与送行语交织在天空,回荡不息。
那时我不到十八岁,刚从学校毕业什么都不会干,离开了父母像小孩学走路一样得一步一步来学。刚到农村很不习惯,做农活时总是想回家。最难忘的是种麦和收麦,那年下乡刚赶上收割麦子,我穿上凉鞋来到麦田里,没走几步就被麦茬划破了几处伤,而且脚全肿了,走路一拐一跛的痛了好几天。
十月份正是种麦季节,那时没有播种机,全用人和牲畜拉耧下种,牛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播种,怕牛乱跑,还要有人在旁边牵着牛走。牵牛是最头痛的事,牵不好就要挨骂。我每次牵牛总是心惊肉跳怕牵不好,幸运的是从没被骂过。回到家里心想,是我牵牛牵的好,还是大伯大叔手下留情体谅我们城里来的孩子?
一年的劳动锻炼,让我掌握了一些农业技术,学到了不少农业知识,与农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从小我喜爱文艺,冬天是农闲季节,大队搞文艺宣传,组织我们知青演出,我扮演沙家浜中的沙老太,我一学就会,而且表演得很出色,大家都叫我沙奶奶,回忆起来像是几天前的事一样。
回城工作后我一直想去淳化,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有没有变化,老队长、马阿姨、小红嫂是否都健在。去年六月,我和几位朋友开车回去了一趟。一进村大家都认出我了,“这是不是当年下乡的‘连珍’?戏中的沙奶奶。”小红嫂、马阿姨、忠孝哥、爱说笑的“天超”将我围在一起又说又笑。多年没来了,变化真大!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大瓦房,高低不平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私家车、三轮车、摩托车在公路上川流不息,与城市分不出两样来。
岁月沧桑,马阿姨、小红嫂变成了老太婆,忠孝哥满脸胡须、白发苍苍,成了一个老头,可他们身体很健壮,待人还是四十年前的老样子。队上的返乡青年恒哲给我们做导游,他指着前面两口土窑说,这就是当年你们文艺演出化妆时用的土窑,其余都复退了。我拿出照相机把它们全部拍下来,并和朋友在窑洞前合影留念。
我们来到一户农家,看见满园栽满了果树,有苹果树、桃树、杏树。黄澄澄的杏挂满了树枝,真是桃杏在城上香,味飘四方。杏主人让我们能摘多少尽管摘,分文不收,并拿来了箱子帮我们一起摘,不一会儿就摘了五六箱。
天快黑了,马上就要离开了,村里的人都来为我们送行,恒哲从小爱说顺口溜,这次又用上了。“吃饱喝好回家走,临行咱再握个手。坐在车上说再见,下次来吃农家饭……”不知从哪里传来孩子们歌声“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声与送行语交织在天空,回荡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