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写生基地任池村
礼泉 王静
    任池村美,美得有声有色,活色生香。出礼泉县城十五公里,S形山道拐出一路鸟语果香,沿途春花秋月四时景致不同,花开时桃杏含羞,榴花欲燃,柿子花落下一瓣瓣鲜黄新亮,果熟时月更长,夏秋两季最是丰硕。任池村就在这“花果山”的尽头。
    热情迎接你的是带香的山风,这过沟而来的暖风带着金秋的果香,穿过农家院落时捎了些食物的美味,扑鼻而来。村人指路,在村头神庙背后有条小路,走过去可近山观景。
    蓝天是不变的背景,在这自然的怀抱里就连树叶儿都是一尘不染,绿得浓艳。沟边,远山跳入眼帘,碧透了的,红透了的,黄透了的,这时节各种颜色都蘸足了浓彩似的饱满非常。大自然给了这山村一个丰盈的颜料匣子:春天里桃花、杏花、李花在山边的梯田上红一片,白一片,粉一片地交织着变,扎了朵花在山的裙子上,补了些鲜活的色彩给这大副的水墨;到了夏天,绿色成了主角,那绿浪就从山顶滚到了山脚,又从山脚翻个跟头摔进沟里;不多时日金黄色就波翻浪涌似的席卷而来,那些尖尖的小山绿了头黄了衣衫,黄得生动,黄得摇曳多姿,方方的一片,细细的一带,或打个卷儿绕出一圈弧线,公路在黄与绿中弯出了一条银色的丝带,光影下闪烁成活动的斑点;早秋有诱人的杏黄,苹果红,再往后衰草连天,雁阵当头,那些长满了草甸子的山坡风吹草动现羊群,那些连绵在远处的山峦渲染出几分“长河落日圆”的韵味;隆冬到来之前村外的山野捧出了几分塞外边关的孤野之美,若逢千山暮雪,风雪夜归人,农家的小院里热火的炕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小酌一杯,隔窗听雪,等天转晴红装素裹,江山妖娆又是一副美画卷!
    这个位于旱腰带九嵕山十四里长的山梁上,昔日“出门靠走,吃水靠挑,收成靠天,点灯靠油”的落后山村,先后打了深井,通了公路,建了新村,办起了现代化的养猪场,一跃发展成为咸阳市级扶贫开发先进村、礼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谈起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乡直夸村干部。
    走上沟畔,平坦处新村豁然开朗,中有广场,东有舞台和社区活动中心,绿树红花点缀,健身器械齐备,屋舍俨然,窗明几净。有十几户农家乐敞开家门迎客,“勤与俭创业良图,忍而和齐家善策。”那朱红大门上的对联特别抢眼。
    进门去,主人确实麻利,不一会儿,饭菜上桌,色香味俱佳,正赞叹山村农妇有如此好手艺,那麻利妇人却接话道:“康书记组织我们统一培训的,开始我都不敢弄,怕没人来吃,我们书记说‘放心,人厚道啥事都能做成’”!
    饭罢,老乡热情相邀:“杏子黄时,再来摘杏,免费采摘。”主妇一旁补充:“山上几处好景,东边昭陵就在沟那边,西边山上把建陵看得清清楚楚,可以照着画画。你要是对历史感兴趣,咱这地方底子深,满山上都是历史传说和故事。”男主人连忙帮媳妇更正:“什么‘照着画’!那叫写生。”我却觉得说成“照着画”更为恰当生动,这山山峁峁、沟沟壑壑本身就是一副四季长新的美画卷,无需渲染直可照着酣畅挥墨。
    山美、村美、人更美!
    色浓、味浓、情更浓!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