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母亲


我的母亲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她生养了我们五个儿女后,正当享清福时却乘鹤而去,转眼间已离开我们二十余年,但母亲的音容笑貌、慈祥的面孔时常在眼前映现,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母亲是紫阳县洞河人氏,自进入我们家后生活像大山一样压在母亲的身上,父亲被打成右派,基本断了经济的主要来源,住的是泥巴土墙家境很差,母亲不嫌弃含辛茹苦维系着家,她吃苦耐劳勤劳持家,帮父亲干各种农活,播种收割样样精通。为了改善家里生活,母亲喂猪喂鸡,常常一个人早晚到南山割草,每天往返几十里山路,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她喂得猪长得快,肉质好,春节前就被邻居抢购一空。母亲的针线活也好,我们兄妹五人身上穿的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她给我们用做衣服的下脚料扎的书包很好看,绣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很醒目,颜色搭配的很完美,挎在身上很神气很幸福,好多同学都羡慕母亲的手艺。
在自然灾害年代生活捉襟见肘很窘迫,度日如年,当别人揭不开锅的时候,我们从未断过炊,母亲在夏季把豇豆、茄子、四季豆等蔬菜晒干保存,把没人要的烂红薯拾回家切片晒干储藏起来,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东西让我们度过了灾年。在记忆深处影响最深的一件事震撼心扉,长时间没吃有营养的东西,我们面黄肌瘦,上学路上摇摇晃晃无精打采,整天肚子饿得咕咕叫,经常厌学逃学,每次母亲煮的玉米粥稀饭,我们兄妹争抢一空恨不得把锅铲烂,不剩一丝饭粒,几乎顿顿吃不饱,这一切都没有逃过母亲善良的双眼,她惆怅万分,没人的时候在墙角边痛哭起来,泪水涟涟。她觉得对不起儿女,没让儿女吃饱穿暖。
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母亲把改变生活的想法投靠在城里工作的三姨家,三姨一家的生活也不宽裕,但三姨一家心地善良,我们偶尔也到三姨家去玩耍,三姨给我们下挂面吃,走的时候三姨给我们买了很多炕炕馍,让我们带回家给其他兄妹分着吃。儿时缺吃少穿,最开心的事就是到三姨家玩,因为有挂面和炕炕馍吃。日子简直过不下去的时候,母亲才给父亲和大哥交代,玉米珍红薯片放在哪里,让我们凑合吃,她步行到安康三姨家借粮。母亲一辈子很要强,从未在亲戚跟前张过口,这次实在没办法投靠三姨,三姨很热心的给我们十斤挂面、半瓶香油、两个冬瓜和三十多个炕炕馍,得知母亲回家的消息后,我们兄妹几人早早等在公路边迎接母亲回家,盼母亲带给我们好吃的东西饱餐一顿。回家后我们狼吞虎咽吃得有滋有味很香甜,母亲却坐在一边看我们吃,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母亲离开了我们二十多年,但我们总觉得母亲没有离开我们,晚上做梦还经常梦到母亲,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在母亲的坟前叩头烧香,感念母亲一生的教养,平凡的母亲呦,你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