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
——访铜川耀州区锦阳路街办党委书记杜国锋 主任李加强

    本报记者 王宏涛 赵晓东 
   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办事处地处关中平原与渭北高原接壤地带,北部山地峡谷区以多种经营和林牧业为主,中部梁卯丘陵区农林牧全面发展,南部台原川道区是粮食、蔬菜和外贸农产品的主要基地。自从2011年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在白家庄村成立以来,锦阳路街道办坚持“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盼”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增收问题,帮助农民转变就业观念,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10月15日,记者采访了中共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杜国锋、主任李加强。
   记者问:“白家庄村近千亩土地被统征,被征地农民如何从单纯依赖土地收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达到‘减地要增收’?”
    杜书记说:“办事处协调董家河工业园区管委会、白家庄村委会、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董家河工业园区召开四方联席会议,专题讨论研究了如何保障循环经济项目顺利进展,建立良好投资环境的问题。形成了四方联席会议纪要并确定:为了确保当地村民减地要征收,在项目建设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由白家庄村委会组织承揽相关工程并保证优先使用该村农民工。”
    据了解,由白家庄村委会建设的美鑫公司生活服务区,共建成门面房5000平方米,并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承包给群众经营。目前已开张的餐馆、理发店、洗衣房、网吧、超市、五金店等50多家,为在董家河工业园区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便利,也增加了从事“三产”群众的收入。对于符合企业用工条件、文化程度较高的中青年群众,由工业园区统一组织免费进行技能培训,待工业园区各项目建成后,可优先进厂务工。
    记者问:“锦阳路街道办事处下一步计划如何继续帮助被征地农民?”
    李主任回答:“办事处将积极联系相关部门,除了对被征地群众实行就业扶助之外,争取参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对被征地劳动力中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给予鼓励,给予一定的收费减免、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提高群众自主创业的积极性。”
    李主任还说,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要把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结合,在修建漂亮乡村住宅的同时,注重农业文明的保护和传承。把水峪村的瓜果蔬菜做成品牌,并开放民俗文化馆,把参观民俗文化馆和采摘游相结合,使发展经济和保护农业文明齐头并进。“孝道”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铜川市孝老模范村称号的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办南村的媳妇王春艳,2011年被评为陕西省十大孝子,是铜川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手工绘制24孝图只是南村孝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工作,接下来他们还要在村委会广场四侧的墙壁上,设计编绘中国“孝文化”历史发展的文献记载图片。同时,在新农村西巷街道两侧的墙壁上,设计编绘展示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图片,包括该村孝亲尊老示范户、先进个人事迹的图片,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政策法规以及孝亲尊老行为准则等图片,在全村形成浓厚的孝亲尊老氛围。以孝文化为主导,着力打造陕西第一“孝文化示范村”,将敬老孝亲文化发扬光大。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